处变不惊 历久弥坚

取录自澳门日报2020年10月29日文章 … 继续阅读“处变不惊 历久弥坚”

取录自澳门日报2020年10月29日文章

 

处变不惊 历久弥坚

——观澳门乐团2020-2021乐季开幕音乐会

二○二○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原定于2020-21乐季开幕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因小提琴大师列宾无法出席而全部更改。在极短的时间内选定新曲目、排练和演出,澳门乐团展示出令人赞叹的专业能力。疫情之下,短时期内组织大编制交响乐的排练,有相当大的难度,也充满了不确定性。选曲方面,既要有开幕音乐会的分量,也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澳门乐团为等待许久的乐迷呈现了这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贝多芬的第二、第四交响曲在第三、五、七、九交响曲难以尽述、无法取代的地位之下经常会被低估和忽视,在本场音乐会中终于有机会体会到这两首的独特魅力。海登作为贝多芬的老师曾经说过:“贝多芬有好几个脑袋,好几颗心,好多个灵魂。”贝多芬确实有同时创作多首乐曲的习惯,而作品之间的异同也令人惊叹。一八○六年创作《第四交响曲》的同时,也写下了《第四钢琴协奏曲》和《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澳门乐团选择小编制的贝多芬《第四交响曲》作为开场,大多数乐迷太久没有现场听交响乐了,近三分钟的慢速引子让人颇有感触。澳门乐团的演奏深沉而具引导性,阴霾里偶有亮光,因着这份克制和累积,快板前的ff极其令人振奋,整个快板明亮动人,长笛特别可爱,各声部间呼应对话,带给听众明媚、乐观、单纯又有些淘气的贝多芬。第二乐章,乐团的速度恰到好处,我们既倾听到质朴动人的抒情,也体会到贝多芬式倔强的节奏型、重复音和音乐动机,管乐弦乐的配合很显功力,应答颇具趣味。第三乐章,乐团的演奏机警幽默,在快速中恰到好处的发展、呈现了多样的对比和转换,令人愉快。第四乐章,径直向前、自信勇敢。乐团以极高的技术能力,把贝多芬振作的精神、无穷的生命力展现出来,淋漓畅快地结束全曲。

把贝多芬《第二交响曲》放在下半场,相信选曲有其思量和深意。人们经常认为作曲家的人生经历会在那一时期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于是我们在当晚听到了令人落泪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乐团在Adagio中非常沉得住气,在Allegro Vivace湍急的速度中,把密集的乐思之纷繁的交替转换,交代得引人入胜 。第二乐章,演奏家们把迷人的田园风光,作曲家拥抱自然、放下重担、重回安宁的喜乐带给听众。第三乐章,把谐谑曲作为单独乐章放在交响曲中,是贝多芬的首创。乐师们把该乐章频繁的强弱变化,出其不意的力度对比,演奏得非常细致,幽默感十足。第四乐章,通常被称为更大的玩笑,澳门乐团的演奏轻松愉快、潇洒自如。实际上写作《第二交响曲》时,贝多芬的耳疾已完全无法掩饰了,作曲家处于崩溃边缘,甚至写了遗书:“你们总以为我充满敌意、易怒、不喜与人交往,可你们都错怪我了。你们都不知道我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打我儿时起,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柔和善念,总是希望能够做大事。请你们想一想,我染患这不治之症已长达六年,又因医师一连误诊而导致恶化,多年来抱着会好转的希望一再落空,落得如今只有面对病体终生缠身的厄运……我差一点就要自尽了,幸好音乐艺术让我打住。在我能够写出心中一切感受之前,我是不会离开人世的。”(海利根城遗书节录)感谢上帝,贝多芬把音乐作为出口,找到出路。罗曼 · 罗兰曾说过:“这部作品保留了贝多芬最明朗日子里的香味。”我们既能在第二乐章柔板中听到第九交响曲的素材,也能在第四乐章中感受到苦难中找到出路后泉涌般的思绪。

这场音乐会无疑带给乐迷、乐团本身、古典音乐乃至文化界鼓舞和动力。贝多芬的坚韧、执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叹为观止的伟大成就,影响之深远,时至今日未减分毫。感谢音乐家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献身,在疫情之下传递喜乐、能量和理想。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精湛的演出,澳门更美好的未来!

磊 行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010/29/content_78895.html

暑假里难忘的音乐会

取录自澳日学生报2020年10月27日文 … 继续阅读“暑假里难忘的音乐会”

取录自澳日学生报2020年10月27日文章

暑假,妈妈带我去岗顶剧院欣赏《古典音乐快线——重返乐园》音乐会,这是澳门乐团防疫以来的第一场“青少年听众计划”乐迷音乐会,演出透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在艺术家们十分投入的演奏中,让大小观众也十分享受。

这场音乐会一共有九首古典曲目,我听过或知道的就有七首。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五首GPS(改编自《G大调莫扎特小夜曲》)和第九首《仙乐飘飘处处闻》。特别是第五首,我觉得很新奇有趣。开始演奏这首曲目时,简栢坚主持(兼任指挥)说:“导航服务功能已开启,请输入地址。”然后音乐就开始了,他一会又说:“你的目的地将会在九十小节后到达,现在开始启航”。接着音乐继续演奏,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请转右,然后直行。”就这样,这首曲目一会儿是GPS导航的提示音,一会儿是演奏曲,我们就像坐在车中,听到GPS提示,听到各种场景转换的音乐,这种感觉很美妙。还有简栢坚先生幽默风趣的主持让观众欣赏音乐变得很轻松,最开心的就是我们小朋友了。

当音乐会演奏到第九首曲目时,我觉得很耳熟,回想一下这首《仙乐飘飘处处闻》,原来就是我看过的电影《真善美》里面的所有乐曲串起来的,让我喜出望外。

《古典音乐快线——重返乐园》是我在暑假里欣赏到的一场既精彩又开心的音乐会,不仅因为在主持的带领下,台上台下有互动,剧场气氛好,还可以让我们投入到音乐的怀抱,感受到重返乐园的欢乐时光,成为暑假里难忘的记忆。

廖嘉儿  圣罗撒中  小五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10/27/content_1470773.htm

重磅之作与贴心细节

文︰任海杰

 

最近一周艺术节的演出,用精彩纷呈、目不暇接来形容,实不为过,并有以下特点。

首先,重磅作品空前集中。布鲁克纳是贝多芬以后最重要的德国作曲家之一,进入二十世纪,更越发显示其独特价值和非凡魅力。他的作品篇幅庞大,乐思深奥,上演难度极高 ,尤其是他晚期的第七、第八交响曲,是世界交响曲中公认的“庞然大物”,难得上演。然而,在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的短短一周中,居然上演了三场“布七”,一场“布八”,分别为:10月21/22日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与10月29日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的“布七”、10月24日上海爱乐乐团与澳门乐团联合演出“布八”,这四场演出的地点都在上交 音乐厅。如此盛况在国内乐坛不是绝后,也是空前。两个世界名团在著名指挥家(夏伊与吉尔伯特)执棒下,均奉献了精彩恢弘的“布七”,让观众领略了当今一流的重量级的音乐盛宴。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由中国指挥家吕嘉指挥上海爱乐乐团与澳门乐团联合演出的“布八”,还是此作在上海的首演,意义非凡。“布八”是布鲁克纳交响曲中篇幅最长、演出难度最高的交响曲,此番演出不仅填补了空白,且是中国乐团最高水平的超常发挥,大局气贯长虹、激情澎湃,细节温润委婉、如泣如诉,称得上是一场能载入上海演出史册的伟大作品的成功首演。由此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采用联合组团的方式,集各路精英,再加上一位出色的指挥,是上演高难度世界名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世界乐坛也不乏这样的先例,如上文提到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

重量级的演出还表现在10月26日,帕沃•雅尔维携手当今女钢琴明星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指挥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在上交音乐厅的音乐会, 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马勒《第五交响曲》,都是浪漫派气势恢宏之作,布尼亚季什维莉的倾情投入、雅尔维的成竹在胸、乐队的步调一致,皆可圈可点。

10月27日,著名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领衔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在上海音乐厅的音乐会,则是另一番味道,全场音乐会都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第27、59交响曲)和莫扎特(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古意盎然,韵味纯真,赏心悦耳。卡普松连续演奏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此种情景在一场音乐会上难得一见,他的琴声典雅细腻,温暖如歌,乐迷们大呼过瘾。

作为新总监的吉尔伯特率领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在上交音乐厅上演了两场音乐会,曲目涵盖了从古典到浪漫的瓦格纳、马勒、勃拉姆斯、贝多芬、布鲁克纳。吉尔伯特近年来分别率不同的乐团到沪演出(纽约爱乐、德累斯顿、易北爱乐),均有出色表现。我个人特别欣赏这位“面有异相”的指挥,结构清晰,富有现代意识,赋予经典音乐勃勃生机,是一位开拓性的指挥家。

艺术节的一大宗旨是鼓励新作品,10月23日,被称为“中国新歌剧”的《画皮》在东艺首演,这部由王爰飞编剧、赫维亚作曲、易立明导演、美杰音乐出品的原创歌剧,首次提出了“中国新歌剧”理念,采用民乐队伴奏、京剧演员加盟等中国元素,结合西洋美声唱法,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画皮》取材于蒲松龄的聊斋故事,人物简练,剧情集中,通过“借伞”、“还伞”、“玩伞”、“破伞”四折戏,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充满张力,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原创歌剧,如进一步精益求精(如:现场感觉,用民乐队伴奏,独奏效果好于合奏,如何提升民乐合奏的完美度,还大有文章可做),将会在众多的中国原创歌剧中脱颖而出。演出当晚,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为了便于观众了解这部原创新歌剧,主办方为观众免费赠送了制作精美、内容周全的节目册(甚至包括剧本台词),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细节决定成败,至少是锦上添花。

两天后的25日,又一台英国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歌剧《切肤之痛》(半舞台版)在上交音乐厅作中国首演。今年58岁的本杰明已是世界乐坛公认的一流作曲家,他的《切肤之痛》2012年在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世界首演,至今已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歌剧院上演,多次获奖,这对新作品来说是难得的殊荣,因此,作为中国观众,几乎能与世界同步欣赏到一流的新作,是非常幸运的。《切肤之痛》是一部超越了一般司空见惯的三角恋的故事,蕴含了深层次多元的人性内涵,理念前卫,寓意深刻。音乐上配器之新颖、精致、细腻,堪称典范。除了常规的西洋乐器,作曲家甚至在乐队中配置了维奥尔琴、玻璃琴等在交响乐队中难得一显的乐器,营造了独特奇妙的音响效果,又暗示了剧中故事发生的年代(十三世纪的普罗旺斯)。比如在女主人公倾诉衷肠时维奥尔琴的加入,临近结尾时玻璃琴的妙曼演奏,显示了作曲家精湛的技法和奇思妙想。

精神与人性的双重启示录

文︰景作人

 

“布八”第一乐章是一个悲剧性的乐章,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尽情展现出一种无序的纷乱和经过矛盾发展而产生的巨大精神蜕变。他采用半音动机和异型节奏,揭示了人间阴暗的思想纷争与焦虑恐惧,表现出一种无解式的命运发展和极致的脆弱。乐章的中段和尾声,当铜管声部咆哮般的残酷音型出现时,一种对上帝敬畏的祈祷感忽隐忽现,继而悲剧性的高潮发展到了顶点,然最终它却如同幽灵般慢慢隐退而去……

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奇人,对于他的一生,他的天才,他的伟大,世人曾有着太多的认知、论述和评价。布鲁克纳有着很多与众不同之处,作为作曲家,他大器晚成,独树一帜;作为天主教徒,他虔诚专一,矢志不移;而作为世代伟人,他则是德奥音乐传承的重要“桥梁”,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艺术上,都是这一伟大风格的时代“掌门”。

在许多人看来,布鲁克纳是一位另类作曲家,他性格内敛,大智若愚,一生习惯于安定的生活,创作上追求完美的境界。由于他是一位天主教信徒,故作品中大多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他曾创作过三部《弥撒曲》,还有大量宗教合唱、《感恩颂》等,这些作品都是世界宗教音乐中的伟大经典。

布鲁克纳是举世闻名的交响乐大师,他一生共创作过十一部交响乐作品,其中被编号的九部交响曲是其最高成就。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内涵深刻,哲理性强,常包含有对宗教的虔诚和对人性的反思,还有着对悲剧的揭示以及对幸福的企盼。

我个人对布鲁克纳始终怀有一种敬畏感,他在思想上的深邃和艺术上的博大令我钦佩不已。聆听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种精神方面的思想净化,同时也是对大师肃然起敬的一份心灵感知。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可以说是一个完整庞大的音乐哲学体系。他的第一到第九交响曲(包括零号交响曲),每一首都是带有恢宏思想性和严肃宗教感的典范(当然也有民俗般的快乐与生活式的欢颜)。然而,他真正伟大的交响曲还是第四(浪漫)、第七、第八、第九(未完成),这几部交响曲可以说是作曲家一生中在交响乐领域中的最高成就。而《c小调第八交响曲》,则是布鲁克纳全部交响曲中最完整、最成熟、最恢宏、最博大的代表作。

2018年10月24日,在第二十届中国上海艺术节上,实力强劲的上海爱乐乐团和颇具修养的澳门乐团合二为一,在世界著名指挥家吕嘉的指挥下,于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隆重演出了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这场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我本人作为受邀嘉宾,在现场亲自感受了作曲家这部伟大作品的神奇力量,同时也被指挥家吕嘉及两大乐团的精彩表现所深深打动。

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以下简称“布八”)是作曲家所创作的最庞大的交响曲之一,亦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突出的一部。“布八”在中国很不容易演出,原因是它过于艰难、复杂和庞大。此次上海爱乐乐团和澳门乐团的联袂上演,所列阵容十分庞大(110人左右),实属一次硬实力的真正展示。

当晚7:30分,以两支乐团所组成的超大乐团(以下简称“联合乐团”),在吕嘉手中指挥棒的轻微摆动下,缓缓奏响了“布八”第一乐章的深沉引子。

“布八”第一乐章是一个悲剧性的乐章。
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尽情展现出一种无序的纷乱和经过矛盾发展而产生的巨大精神蜕变。他采用半音动机和异型节奏,揭示了人间阴暗的思想纷争与焦虑恐惧,表现出一种无解式的命运发展和极致的脆弱。乐章的中段和尾声,当铜管声部咆哮般的残酷音型出现时,一种对上帝敬畏的祈祷感忽隐忽现,继而悲剧性的高潮发展到了顶点,然最终它却如同幽灵般慢慢隐退而去……

“布八”的第二乐章是谐谑曲乐章。
这个乐章富有自然的生活气息,它不像第一乐章那样富有丰厚的哲理性,而处处体现出质朴、亲切的生活特点,音乐表现出作曲家人性化的本能心态和憧憬自然的内心愿望。这个乐章中的旋律十分丰富,几个相继出现的主题彼此衔接碰撞,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氛和扣人心弦的神秘意境(竖琴的轻轻拨奏)。

“布八”的第三乐章是一个庞大的柔板乐章。
这个乐章虽然很长,但音乐却极丰富,结构也十分完美,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柔板乐章。我非常钦佩布鲁克纳能够写出如此“五光十色”的柔板乐章,在这个乐章中,他的配器技法精彩极了,其中木管声部的重奏恰似歌剧重唱般优美,铜管声部的演奏则似管风琴般雄浑……乐章中大提琴所演奏的主题激昂饱满,非常动人。而小提琴演奏的主题则显得富丽堂皇,生动鲜明。这个乐章的自由回旋曲式结构非常巧妙,乐章进行中,各个主题与动机相互游离递进,其效果显得流畅自如,栩栩如生。
布鲁克纳在这个乐章中,表达了太多内在与外在的情感堆积,他将这个乐章写成了独立的交响诗,其中尽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亦有着哲学式的理念和幻想式的追求。在这里,他以音乐为扩大的传声筒,将自己内心的繁复思绪与精神寄托和盘托出。

“布八”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庄严的终曲。
它是一个庞大的,带有总结性的乐章。在这个乐章中,布鲁克纳用音乐展现出庞大的戏剧性场面,如同瓦格纳一样,布鲁克纳也同样揭示了英雄的性格与英雄的精神。然而更多的,他则利用音乐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留恋。他以天主教徒般的虔诚,大声疾呼着对上帝的膜拜与崇敬,同时以怜悯的恻隐之情,展示了人间的残酷和悲剧的惨痛。在这个乐章中,布鲁克纳以交响式的立体技法,赋予了音乐以“核裂变”式的表现幅度,将神界的庄严与人间的繁杂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并以众赞歌式的辉煌,烘托出一个升华的,无比灿烂的境界。

布鲁克纳真不愧是伟大的交响乐思想家,他在自己的交响乐作品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对神界的敬畏和对人世的怜悯,他的交响曲是复杂的精神体现,源自于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等人的德奥艺术灵魂。在我看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就是一部精神与人性的双重启示录,它不仅具有艺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更具有先哲式的思想意义,而“布八”就是具有这些意义的典型作品。

当晚参加演出的两支乐团都是我国颇具实力的职业乐团。上海爱乐乐团是近年来进步很快的职业乐团,他们平日里以国际化的水平要求自己,在专业上和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该团正在励精图治,埋头苦干,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一流乐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澳门乐团至今已成立了35年,该团从建团时起就严格按照职业化管理和运作,现已成为技术与经验都相当均衡的职业乐团。当晚两支乐团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支超水平的联合乐团,这个联合乐团精神面貌突出,演奏员们朝气蓬勃,年轻有为,他们技术上精湛,经验上丰富,在整体上体现出了超凡的气质。

吕嘉当晚指挥联合乐团,展现出了优秀指挥家的精神素质,他面对经典,镇定自若,极为顺畅地完成了九十分钟的指挥。人们在现场看到,吕嘉的指挥从容不迫,激情四射,面对如此艰难的作品,他始终显得胸有成竹,四个乐章一气呵成,中间毫无懈怠和磕绊。我在现场观察到,吕嘉指挥时在音乐控制上得心应手,完全没有紧张和生疏的痕迹。而每当乐曲中的戏剧性高潮到来时(第一、四乐章),他都能够以自身的激情将乐团全部调动起来,从而产生出排山倒海般的音乐效果。

联合乐团中,弦乐各声部的演奏非常富有戏剧张力,其中小提琴声部的声音坚实而富有穿透力,中大低声部则有着独特的音色表现,而大提琴声部在几个关键地方的歌唱性演奏(第一、三乐章),好似圣经涌诵一般的温暖,其效果非常感人。联合乐团的木管声部可以说是整个乐团的“音色润滑剂”,他们自如而谐合的演奏,为整部交响曲的声部进行起到了流畅的衔接效果。联合乐团的铜管犹如“钢铁洪流”一般,其威严的气势和壮观的效果,令人无比的振奋和欣悦。而一些关键的独奏段落(如顾聪的圆号独奏等),则着实体现出国际一流的高水准。

此次“布八”的演出是一次大胆的突破性演出,对于上海爱乐乐团和澳门乐团来说,这样的大胆突破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壮举,是在专业建设方面面向国际,瞄准世界水平的尝试。今天,音乐会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功,这是一个艺术上所取得的辉煌硕果。而对于上海爱乐乐团和澳门乐团的今后发展,今天的成功只是一个标志和起点。

面向未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硕果,更辉煌的成绩就在眼前,就在两支乐团全体音乐家的奋斗之路上。加强自信、开阔眼界、勤于实践、勇攀高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两支优秀的职业乐团,一定会取得令全世界感到震惊的巨大成就。

澳乐团赴沪演奏“布八”

文︰澳门日报特约记者谢意

 

澳门乐团与上海爱乐呈献《C小调第八交响曲》

【本报特约记者谢意二十四日电】澳门乐团与上海爱乐今晚在沪圆满呈献了布鲁克纳巅峰之作《C小调第八交响曲》。这是继第三十二届澳门国际音乐节演出该曲目之后,指挥家吕嘉率沪澳“联军”移师上海国际艺术节,向观众阐发“布八”深邃的艺术内涵。

布鲁克纳被喻为贝多芬的再生,如果说贝多芬已攀越交响曲式的巅峰,那布鲁克纳则是巅峰上赋予它的神圣之光。布鲁克纳所作的九部交响曲和三部宗教合唱,是德奥系音乐作品的最高成就之一,交响曲中尤以后三部最为成熟完美,其中又以“第八”为代表。

澳门乐团公关经理汪加坦承,正是看好该团近年来在海内外音乐人才引进、年轻乐手层出不穷的特点,澳门乐团欣然与上海爱乐携手演绎“布八”,这将为两地音乐文化交流史留下佳话。

只重技巧非艺术家

澳门乐坛抵沪之后立即与上海爱乐乐团汇合,投入“布八”的排练计划。记者探班时目睹吕嘉不时用中英文进行讲解,无论是弦乐组、木管组,还是铜管组和打击乐组,他对每个演奏部的细节悉力调教,多次示意演奏员不能“走过场”,要用激情去表现每个声部。用吕嘉的话说:如果只注重演奏的技巧,而忽略作品要表达的内涵,那么你最多不过是拉琴的匠人,而非艺术家。

随着吕嘉魔棒挥动,由沉稳的低音弦乐应声开场,带出很慑人的木管声……“布八”除磅礴气势外,有几处短暂的竖琴声格外突出,这是布氏所有交响乐作品中唯一安排颇具色彩性的乐声。竖琴声虽然都不到一分钟,但其清脆的荡漾声却给第三乐章的柔慢风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经温厚的弦乐烘托,象征天国升起的景象,彷佛听见布氏用缓慢的低音弦乐在倾诉与忏悔。今晚乐团一气呵成演完四个乐章。演罢观众报以热烈掌声久久不愿散去,吕嘉连续返场三次向观众鞠躬致谢。

向沪人民展澳艺术

澳门乐团总经理曹伟妍说,一直以来,布鲁克纳的音乐作品甚少在亚洲地区公演,今晚的成功演出向上海人民展示了澳门的文化艺术成就,同时深化两地的合作及文化发展,有效促进双方的音乐艺术交流。未来,澳门乐团将继续肩负“文化大使”的角色,以音乐积极向外推广澳门文化。

大师气势下 更见高昂的团队自信

文︰李秋玫

 

澳门乐团成立于1983年,经过扩建编成为中小型乐团,在来自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乐手共同努力之下,在今年9月开季音乐会后,正式迈入创团的第35年。從印在樂季手冊上「樂團35・奏響全城」的主題,再翻閱節目內容──跨界、歌劇、巡演等豐富多元的演出以及邀演的知名音樂家,可以看得出樂團如虹的氣勢。

事实上,从开季首场音乐会「道格拉斯的拉赫曼尼诺夫」曲目安排,便可解读乐团的企图心。因为虽然标题挟带钢琴大师的名气,然而选择的是作曲家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而并非是较为通俗的第二或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显示选曲不以票房为取向,而是试图将更多焦点放在乐团诠释上。下半场挑选的《天方夜谭》,更是一首能够让乐团各声部都能展现实力的好选择。两首俄国风味的曲目加上柴科夫斯基大赛得主的钢琴家贝瑞・道格拉斯(Barry Douglas)的邀约,在在显露出乐团在开场节目的精心设计。

独奏、指挥与乐团三方契合
拉赫曼尼诺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钢琴音乐不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琴协奏曲更体现他对于创作上缜密的构思。他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写于学生时代,虽然多年后经过修改,将早期不成熟的部分转化得更为简洁、更充满活力,只不过是他的第二、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的光芒太过耀眼,使得第一号始终处于这两部作品的阴影之下。但要说拉赫曼尼诺夫修改这部作品,毋宁说他几乎是重做,因为各个乐章更动的幅度不但庞大,整个结构也彻头彻尾重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作曲家在各类因素累积后所创的一部「升级版」作品。即使相较下并不那么知名,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钢琴的音色特质以及艰困的技巧巧妙结合,曲风雄健恢弘优美富有浪漫气息,与浓厚的俄国民族色彩相得益彰,不失为一部杰作。

乐曲一开头,乐团与钢琴家齐声同下,紧接一长串的序奏隐约与乐团相互抗衡,如此完美的启幕就已为整首乐曲奠定了好的基础。相较于一般外显型,或者演奏所谓「浪漫」风格的钢琴家,道格拉斯的处理较为内敛理性,肢体动作不大。演奏时身体仅随着旋律起伏,并不刻意滥情地做摆头或甩手的动作,反而让人能够更聚焦在音色、线条,享受高超的技巧让指下音符轻松驾驭。整体上的表现,道格拉斯并不以明星式的风采与浮夸的形象,而将情感专注在音乐上,实属难得。而或许是钢琴家经常领衔自己创立的「爱尔兰室内乐团」演出协奏曲,自己同时担任钢琴独奏与指挥的角色,因此对于乐曲的诠释、乐团与指挥三方的默契调配明显比仅以独奏事业为主的钢琴家来得游刃有余。
对比于道格拉斯的沉着,指挥吕嘉则是聚精会神地投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在乐团与独奏家之间搭建完美的桥梁,手势并不讲究华丽而是清楚地表达,在音乐性与热情上拿捏得恰到好处,有时甚至适度放手让乐团自由发挥。有趣的是,指挥不但表情丰富,沈浸在音乐中的自然反应如跺脚、掀谱声、在第二乐章钢琴独奏慢板乐章抱胸随着音乐晃动,甚至在下半场一边指挥一边不自主地跟着旋律哼唱等等…….跟着明显的鼻息声感受每个乐句的换气呼吸,可说是做为乐迷聆乐之外,视觉的番外篇章。

以乐团作为主角 各显实力
在俄羅斯的世界裡,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是使用管弦樂法最傑出的作曲家,他不僅擅長樂器音色的調配,對於管弦樂的語法運用更為精妙,而他的《天方夜譚》,正可說是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在开季音乐会中选择这部作品,不仅能够让团员们能够有独自大显身手的机会,也让人感受到以乐团本身为主体的潜在意义。
《天方夜谭》整部作品虽然由四首乐曲组成,然而许多音乐学者并不认为它是一首带有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原因在于每首乐曲具有单乐章、故事性、并且各有标题的条件,因此倾向将它归于由四首「交响诗」串连起来的组曲。不过虽然乐曲各有主题动机扮演不同角色,并且利用俄国民谣与异国情调为素材妆点,但却从未将创作框架在叙事线条上,反而是提供更宽广的想象。因此指挥必须要抓住作曲家的精神意旨、音乐织理以及舞蹈律动等等元素,才能够将整部作品诠释得当。例如第一首的第一个主题,五秒钟左右的一段音乐写成后面十分半钟(几乎占整曲四分之三)的乐曲,这其中的开展与铺陈相信吕嘉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才能掌握得宜。

尤其是第二首,音乐材料很单纯,但是作曲家在配器上的运用相当微妙。特别是在乐谱上作曲家标示着「宣叙调」的字样,因此整段主题在不同乐器音色以及音域中转换之外,更有单一乐器与乐团间的对峙与抛接。由于节拍自由又时时变化,因此考验着指挥的功力与独奏乐段成员们的能力,特别是在张力上的维持不甚容易,因为若有闪失,则功亏一篑。当晚吕嘉尽力靠近乐团,有时甚至站到了指挥台的边缘,反握指挥棒用手指表现更细腻的指挥动作,而乐团从低音管、双簧管、大提琴、长号、小号、弦乐,包括竖琴、长笛、小提琴、法国号……每一位都有漂亮的发挥所幸在指挥的引导下,表情、层次的衔接都值得嘉赏。

整首乐曲,最吃重的角色就是可说是乐团首席了,因为作品中有太多主题动机需要他担纲,而由于乐曲的进行常是这些主题动机的延续发展,因此完整并且忠实地诠释是必须的。的确,演奏《天方夜谭》时,首席的工作几近于小提琴独奏家的份量,但毕竟不是协奏曲,仍应斟酌与乐团间的平衡。然而当晚从一开始,首席便表露浓厚的个人特色,在肢体上,有时刻意转向观众或乐团,有时突然蹲立起来,到第三首甚至忘情到几乎躺在椅子上,动作之大影响了音乐做为听觉艺术形上的美感,也打断乐曲整体营造的氛围。即使用意在增强音乐上的表现力,但许多主题乐句的诠释方式却令人费解之外,技巧上过多的失误、破绽以及音准的不稳定听来令人心惊。让想象作品由小提琴化身主人翁,独自在优美静谧的夜里娓娓道来的期待大为落空。

幸亏吕嘉对节目别出心裁的规划加上团队的凝聚力,让乐团在演奏经典乐曲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常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单独划分每一秒没有特别的意义,重点的是过程以及如何相互衔接才是核心。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场又一场的好节目,相信热闹的开季是一个好的开始,乐团亟欲传达的美好,会像这场节目的「故事」一样,一场一场地说下去。

澳门音乐季闭幕盛宴

文︰周光蓁

 

承澳门乐团邀请,上周六躬逢其盛,渡海出席乐季闭幕音乐会,除了一听久违了的澳门乐团之外,亦亲身感受一下这座文物古迹与赌场食肆分庭抗礼的昔日东西文化碰撞的桥头堡。难得一见的是新马路这条主动脉因地下基建工程而变成临时单行路,路面交通颇受影响。无车可乘之余,从议事厅漫步到邻近港澳码头的文化中心,行程间驻足观赏多个景点,包括先父设计、兴建的旧法院大楼,门前高高挂上「中国与葡语国家艺术年展」红布条,给灰色建筑添上新色彩。

音乐会准时八时开始,但在此之前一小时,乐团为乐迷举行讲座,介绍当晚演出的唯一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而主持讲座的,正是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吕嘉。经过答问环节后,我有机会与上任刚刚十年的总监作简单访谈,首先是关于澳门乐团排练《贝九》的情况。「我们乐团一直都是以德奥作品作为训练曲目,因此对贝多芬的音乐语言,大家都很熟悉的。我们乐团成员非常国际化,跟香港管弦乐团差不多。我也演过这个作品多次,包括在北京指挥我兼任总监的国家大剧院乐团,此外在欧洲也演出多次。」

文化中心综合剧院台上所展示的音乐实力,可以说是澳门版本的两岸三地组合,即:澳门乐团各成员、原籍上海的指挥以及四位南下的独唱家,还有由七十五人组成的台北爱乐合唱团。但音乐语言就像吕嘉所言,是比较接近德奥风格的。而高居台右侧的比利时籍定音鼓手以刚劲声量勾划出的线条,则又带有意大利歌剧的味道。

澳门乐团逾六十位成员名单中,意大利籍首席Paolo Morena曾出任多个乐队首席,其中不乏歌剧院乐队。香港出生、台湾长大的巴松管首席容正先自少留学意大利学习音乐,她与吕嘉合作早于他们先后加入澳门乐团。据不完全统计,其他成员来自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捷克、匈牙利、南韩等国家,人数最多的中国大陆乐师,相当一大部分都是留学英、美、德、奥等地海归派,其中大提琴乐师张太阳更号称为显赫的莱比锡布业大厅乐队首位华人成员,这较他在港乐同样为前莱比锡乐团中提琴成员在乐季结束前夕被勒令开除的命运好得多。

从乐队整体声音来看,吕嘉主政澳门乐团十年,通过针对性地招聘各声部成员,有意识地构建自己想要的声音。例如个别乐师乃吕氏兼任国家大剧院乐团总监的成员以至声部首席,南下加盟澳门乐团。难怪吕嘉指挥若定、气定神闲,著名《欢乐颂》合唱加入时,更是得心应手,展示出指挥歌剧的功架。

乐队从一开始演奏那段十六小节引子,弦乐在铜管笼罩下拉出朦胧微弱的颤音,奏出有若盘古初开的氛围,同时带着一丝丝不祥预兆,接着渐强推进强劲全奏,一吐乌气,过程演得有板有眼。到了乐章中段自由赋格部分则稍为平淡保守,那本是声部之间「斗争」段落,可以更为激烈。吕嘉处理这首作品似乎以平稳为主,各声部鲜有表现出强烈的性格,唯一的例外是定音鼓,所敲定每一个音都颇为突出,喜欢鼓声的听众应该会感到满意。

第二乐章谐谑曲,乐团处理得干净利落,节奏畅顺,各声部糅合得天衣无缝,奏出细腻乐感。其中长号首次亮相的音符,自然得像无缝交接。

历来演出《贝九》一个老大难,是如何安排四位独唱在乐章之间进场,而又不引起掌声以防打断音乐的连续性。这次演出可谓提供了一个相当理想的做法。第三乐章开始前,让乐队调音,过程中独唱者进场,各人就位后,调音完毕,演奏继续。

乐章提示为「很慢如歌的柔板」,吕嘉与乐队的歌唱性更强,几乎唱出犹如马勒的窝心慢板,让人陶醉不已。中段圆号独奏没有跟随贝多芬指示由第四圆号吹奏,而是由表现稳健的首席吴天遐负责,无伤大雅。

第三乐章在悠悠长音结束后不间断地直接进入《欢乐颂》,乐队明显对音乐非常熟悉,尤其是著名主题,反复演奏三次后,极为严谨地推进,为声乐的进入作铺排,男低音关致京亦接的很好,只是声音有点弱,可能独唱站在乐队后与合唱团前之间位置,距离较台前远。女高音宋元明、女中音牛莎莎、男高音石倚洁也显得音量不够。但合唱团却声音饱满,而且全部背谱,以纯德文唱出席勒的诗句,成为亮点。最后乐队以雄浑音色冲刺,震撼全场,为乐季画上辉煌的句号。

濠江奏响美国声

文︰杨伟杰

青年指挥家廖国敏,早年在香港演艺学院接受钢琴训练,其后赴美专攻指挥,并在2014年的史云兰诺夫国际指挥大赛中勇夺多项大奖,自此邀约不断增加,近年活跃在港澳以及国际舞台上。2月24日晚,澳门乐团再次邀请廖国敏执棒。适逢是美国音乐大师莱纳德‧伯恩斯坦诞辰100周年,音乐会也以此为主题,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呈献一场以他的作品为主的音乐会。
上半场一连三部伯恩斯坦作品《老实人》序曲、《在小镇上:三个舞曲插段》以及芭蕾舞剧《自由想象》组曲。文质彬彬的廖国敏,在台上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这几首作品都是风格突出,把古典与爵士乐融合,相当容易讨好观众。乐团由原来六十余人的双管编制扩大成为八十多人的乐队,在极短时间的磨合期下也得到不俗的演出效果,铜管与木管声部的表现尤佳。廖国敏时刻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音乐细节,肢体动作丰富,指挥动作清晰,掌控乐队的能力也甚高,对于乐曲复杂多变的节奏与织体均能够较好地驾驭。
整场唯一一首非伯恩斯坦作品就是在下半场开首,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由廖国敏边弹边指。乐队经过上半场的暖身后,融合度更上一层。廖国敏需要兼顾演奏与指挥,但乐队集中度很高,高度配合钢琴的演奏。指挥偶而给出的一些细微指示,乐队也能心领神会。廖国敏的钢琴演奏则倾向干净清晰,琴音颗粒分明。大轴的《西城故事》交响舞曲更是刺激热烈,廖国敏的指挥全然放开,大开大阖。乐队在他的推动下相当出彩,各声部都给力演奏,把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作为一位三十多岁的年青指挥家,廖国敏拥有良好的专业音乐训练与艺术素质。指挥大赛的奖项令他一跃而进入了国际演艺舞台,大量与职业乐团的合作机会让他有了许多的艺术实践与历练。以目前的势头来看,廖国敏成为华人指挥中佼佼者,指日可待。

新曲新人唱新声,圆满收官一乐季

文︰代百生

 

三位歌者在乐池旁边搭建的小舞台上表演,美中不足的是都使用了谱架看乐谱演唱。序奏中弦乐与铜管形成躁动不安的极不协和音响,似乎是不祥之兆。歌唱开始时,扮演商人的男中音咬字发音略显生硬,但很快,歌者在乐队音响的带动下演唱渐入佳境。特别印象深刻的有两个段落:一是商人向公爵之子高价推销布匹时,乐队音响衬托商人的三寸不烂之舌,起伏跌宕,将商人的市侩嘴脸刻画得栩栩如生;二是公爵之子与商人妻子互诉爱意时,男高音与女高音柔情蜜意的对唱,听得人恍如隔世,如品爱的甘醇。难怪商人妒火中烧,要决斗以维护男人的尊严。

整部歌剧作品中,乐队部分尤其精彩,半音化的和声语汇和丰富的乐队配器,以音响的不谐和与刺激性以及音色的各种变化组合,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澳门乐团的演奏精彩到位,对歌者的表演与剧情的推动起到了非常恰当的作用。全曲的音乐风格具有很多“晚期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这正是作曲家生存的年代以及作品创作时期(一九一七年)的整体特征,同时期音乐大师云集,例如马勒、理查德斯特劳斯以及创立十二音体系的勋伯格等。或许大师的光芒掩盖了哲林斯基的才华,这位作曲家多年以来未被重视,一些杰作也难于上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马勒音乐的关注,哲林斯基也开始受到国际乐坛的瞩目。人们重新认识他在音乐历史中的地位,认为他的一些作品体现了作曲家将个人风格融入到二十世纪音乐风格变化之中的努力,“他从不过度表现自己独有的音乐语汇,也不随众追逐现代主义,可他的音乐却如此令人着迷”。这无疑对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或许这正是吕嘉先生刻意挑选这部对澳门乃至亚洲观众而言尚“新”的作品演出的原因。

走出剧院,音乐还在脑海中回荡,也激起若干思考。演出如此精彩,但现场的上座率并不太理想。据我所知,澳门乐团去年七月已经公布二○一六/一七乐季的演出安排,该场演出作为乐季闭幕无疑是重头戏,演出前一个月新闻媒体也全方位报道,演前宣传不可谓不力;澳门应该不缺古典音乐的观众,这从每年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以及其他一些大师级别的演出常常出现一票难求可以得知。此次演出的现场上座率不高,或许是该场演出大胆选择了大众不熟悉的“新作品”与歌唱“新人”,缺少吸引力所致?但正如吕嘉先生在演前导赏中所言,作为政府公立专业乐团,我们不能只演市场熟悉的名作,也要适当推介新作品推出新人,这彰显了一个音乐家以及一个优秀的艺术团体对音乐艺术的虔诚,以及努力以丰富的优秀音乐作品繁荣社会文化生活的社会责任担当。是的,澳门乐团近年来的演出水平愈来愈高,完全可仅以名曲、大师吸粉与提高票房。但设想如果音乐舞台常年是那些经典作品以及老面孔的大师,音乐艺术如何能推陈出新?作为观众的消费者,如果常年只能欣赏那些熟悉的作品与音乐家的演出,是否会觉得厌倦?就像我们日用的饮食,再美味的菜品,反复吃多了也会逐渐失去吸引力,人们需要也乐于不断尝新来刺激味蕾与改善生活质量。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其实也同理。因此,作为观众的文化艺术消费者,是否也要适当拓展兴趣范围,勇于接受新作新人呢?倘如此,个人的艺术欣赏品味必将得到提升,社会的艺术生活必将更为繁荣多元。

无论对澳门乐团精心设计本场演出作为二○一六/一七乐季的闭幕重头推出新作新人,还是对现场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我都愿意为之大大点赞,是谓“新曲新人唱新声,圆满收官一乐季”。

新曲新人唱新聲,完滿收官一樂季 (上)

文︰代百生

 

澳門樂團二○一六/一七樂季閉幕音樂會的廣告早早出來,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所選的兩套曲目——馬勒的聲樂套曲《旅人之歌》與哲林斯基的獨幕歌劇《弗羅倫薩悲劇》,據我所知在澳門應該還從沒有上演過,尤其是哲林斯基的歌劇,我連唱片音響都沒有聽過,對我而言,這兩曲可謂“新曲”。做了網絡搜索與學術檢索,居然中文世界裏很少有哲林斯基以及這幕歌劇的訊息,倒是一些文字饒有興趣地介紹馬勒與哲林斯基兩人作為同時期生活在維也納的作曲家的特殊關係——一個名叫艾瑪的才女,曾是哲林斯基的學生也是哲林斯基愛戀的對象,卻最終選擇嫁給了馬勒,這成為哲林斯基一生無法釋懷的沉重打擊。《弗羅倫薩悲劇》的劇情是關於愛情與背叛,嫉妒與謀殺,是否作曲家以音樂表達難以釋懷的“心聲”?馬勒的《旅人之歌》據說某種程度上也暗含一定的作曲家自傳色彩,表現了他當時複雜的心情。這些音樂史的軼聞與澳門樂團此番將這兩位“情敵”作曲家的作品放在一場演奏的設計,可謂調足了俺的好奇心——這,該讓觀眾經歷一種怎樣的複雜心態,對愛與死獲得一種怎樣的認識?

再看參演的聲樂藝術家,三位韓國、一位美國的年輕歌唱家,恕我孤陋寡聞,也是沒有聽說過的“新人”。聲樂套曲與音樂會歌劇的表演,無疑歌唱者是絕對的主力,這些“新人”的表現將會如何?澳門樂團這些年已經與眾多的大師級音樂家合作成功演出,此番推出“新曲”“新人”,是否有點冒險嘗試的意味?

新曲新人唱新聲,音樂會未開演,我已充滿了期待。

七月廿九日晚,音樂會如期上演。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與欣賞這部歌劇,澳門樂團特意安排了樂團藝術總監與指揮呂嘉先生在演出前一小時做了歌劇導賞講座。我也早早到場洗耳恭聽。呂嘉先生風趣幽默,將歌劇所表現的愛恨情仇與音樂的關聯娓娓道來,並通過之前國外演出的歌劇版本的視頻片段“劇透”,讓講座現場的觀眾對歌劇內容有捷足先登的了解。作為澳門樂團的藝術總監,呂嘉先生還坦陳了設計規劃這場音樂會的目的:今年是《弗羅倫薩悲劇》誕生一百周年,這部歌劇也是他一九九一年擔任意大利歌劇藝術總監時執導的第一部歌劇,他很希望借此百年紀念契機將這部歌劇引入介紹到澳門。他說這應該是這部歌劇在整個亞洲地區的首演,澳門樂團作為特區政府的公立專業藝術團體,除了要演大家熟悉的作品,也要推出一些新作品,尤其是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但較少被演出的代表性作品,《弗羅倫薩悲劇》就是一部。

音樂會開始,馬勒《旅人之歌》優美的樂聲響起,指揮的動作如優雅的舞蹈,豐富的肢體語言如同對音樂的“圖解”,引領觀眾隨着音樂的變化經歷一場情感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這部開創管弦樂伴奏人聲先河的聲樂套曲,此前我聽過錄音,也曾研讀過德語歌詞,因此得以專注於現場的音樂詮釋。開始,樂隊營造了一種活躍的節慶氣氛,但歌唱者卻表情凝重,唱出的旋律陰鬱,與樂隊形成鮮明的對比,正如第一曲的曲名《心上人的婚禮日》,可惜新郎不是我,痛苦的心情實在無以復加;第二曲中玲瓏剔透的木管與輕盈的弦樂,交替與人聲演唱疊加而充滿田園氣息,音樂開始歡樂繼而憂傷,畢竟無論清晨的田野多麼美麗,快樂的日子永與我無緣;第三曲中銅管聲部無疑擔當起主角,從弱音的緊張不安到強奏的尖銳悲憤,似失戀者生無可戀的痛苦與絕望的極度宣泄;終曲中定音鼓塑造了無奈的沉重腳步,歌聲浸透着迷茫與感傷。“我知道生命的苦痛已經遠去,一切又將美好”,一個失戀者漫無目的地遊蕩,慰籍與希望、痛苦與絕望,各種複雜的心情在歌詞與音樂時而貼切模擬時而反襯對比的音響交織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刻畫與表現。

簡短的中場休息後,音樂會歌劇《弗羅倫薩悲劇》開演。歌劇的故事情節其實老套簡單,關於愛情與死亡的永恆主題,講述一位市儈商人外出經商回來,發現妻子與公爵之子有染,起初商人看似不在意,趁機向公爵之子高價兜售自己的布匹,但在懷疑質問妻子時遭到了妻子的蔑視。氣憤之下的商人向公爵之子發起挑戰,並殺死了他。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夫妻二人相抱互問:為何你從未告訴過我你如此強壯?為何你從未告訴過我你是如此美麗?這個夫妻二人重歸於好的美好結局似乎不同於莎翁愛情戲劇慣常的悲慘結局,也給這幕悲劇帶來一抹神秘的新意。這一獨幕歌劇只有三位角色,即商人及其妻子以及公爵之子,樂隊卻龐大,動用了交響樂團的所有聲部。

塞翁失马

文︰朱振威

澳門樂團 復活節音樂會 (彌撒曲)

 

澳门乐团今年原本以《弥撒曲》为题的复活节音乐会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就宣传邀得台北爱乐合唱团再度访澳,由乐团音乐总监吕嘉指挥布鲁克纳《F小调第三弥撒曲》,岂料先在三月二十八日宣布吕嘉未能演出由廖国敏顶上,再于四月七日宣布曲目更改为一系列小品,也确认了台北爱乐合唱团不会赴澳。结果一心以为继2011年复活节音乐会上演布鲁克纳《E小调第二弥撒曲》后可以再看「吕嘉X澳门乐团X台北爱乐」演第三弥撒曲的机会就此落空。正当台北爱乐合唱团如期在四月十日在林勤超指挥下演出了同一曲目且颇见好评,更觉惋惜。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门票上仍然写有原来音乐会标题《弥撒曲》,不过场刊上并不复见。转阵后的曲目似乎以轻巧为主,五首作品(连加奏在内六首),有两首弦乐作品,一首管乐作品,余下的才是全团上阵的管弦乐。

音乐会以巴伯《弦乐慢板》(澳门乐团译《为弦乐而作的柔板》)开场。这首弦乐队作品本源自作曲家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1),首演近八十年,几乎成了悼念逝者场合或节目中最热门曲目,如此背景下,在复活节音乐会作开场,却又颇见契合。廖国敏的处理大方流畅,适中的速度并没有大洒狗血。淡淡哀愁,令人沉思而又点到即止。在玫瑰堂的残响帮助下,弦乐音色丰满华丽,甚是享受。第二首作品是艾尔加《E小调弦乐小夜曲》。廖国敏维持轻盈的处理方法,一开始中提琴的引子「sf」及断奏都是蜻蜓点水,随后作曲家的大量swell也是处理得克制,是一个精致而冷静的演出。

演奏者换场,接下来的是古诺《降E大调小交响曲》。称之为《小交响曲》是因为编制与篇幅俱小。这部为木管而作的作品编制是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圆号各两支,再加一支长笛,如此编制既因为作曲家在1885年创作时是为了长笛演奏家Paul Taffanel及他的管乐组合而写。古诺作品中的轻巧自在,在廖国敏的指挥下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玫瑰堂的音响不利低音而强调铜管的特色在全弦乐演出时尚可接受,未有大影响,可是在管乐合奏则带来困扰。长笛、单簧管及双簧管声音都能恰当传递,然而巴松管的低音声部却一直出不来,最严重的时候如第三乐章,一个依次为巴松管、单簧管、双簧管、长笛轮流进入的段落,听觉上却似是由单簧管开始。更不用说圆号长期覆盖巴松管,当晚演出圆号与巴松管分别在舞台正中靠左及靠右,位置上算是势均力敌,也许在乐手位置上再花心思演出会有更佳声部平衡,让九位演奏出色的乐手可以完整展现乐曲的魅力。

弦乐手加入后开始最后的声乐作品,由四位原订在布鲁克纳担任独唱的韩国歌唱家担纲演出。舒伯特《圣母经》(Salve Regina,D.676)由女高音洪珠英独唱。洪氏声音有着典型歌剧演员的力量,但同时有精致幼细的甜美音色,而且颤音控制得宜,听得舒服。只是偶然音准稍有偏差,未能完全融入和声。

莫扎特《安魂曲》(也算是《弥撒曲》吧……音乐会终究没有离题)两首选段。 〈号角响彻四方〉(Tuba Mirum)由男中音孔炳宇独唱,长号独奏则放在教堂楼上近舞台位置,无论声响上及视觉上皆是聪明的安排,虽然长号与舞台上的乐队及独唱个别地方稍有时间差,惟对整体影响不大。孔炳宇音量十足,只是声音略嫌粗鲁,吐字亦不够清晰,这与玫瑰堂的音响特性不无关系。而在全队管弦乐团演奏时,乐队的低音声部也比之前的曲目来得混浊。到四重唱的〈慈悲的耶稣〉(Recordare),新加入的金正美虽说是女中音(mezzo-soprano),但低音的厚重可媲美正宗的女低音(contralto),只是吐字方面与孔炳宇同样倾向含混还好男高音金石喆的表演带来惊艳,他有着极具穿透力且带光泽的音色,唱来也声情并茂,是当晚四位独唱家中最令人满意。

加奏了一曲巴赫《善牧羊群》(史托高斯基编曲),不知此安排是否廖国敏从费城乐团去年亚洲巡演得到灵感?此曲不少段落让木管表现实力,澳门乐团木管声部乐手也不辱使命,奏得漂亮。

临时转阵,失去经典巨构,至少稳打稳扎的廖国敏与澳门乐团仍为一众观众带来一个轻松愉快的晚上——欢呼与起立致意的观众已说明大家都非常享受。说到底,仍是美事一桩。至于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台北爱乐合唱团与澳门乐团合作?从当晚见到包括杜黑与古育仲一众台北爱乐要员抵澳出席音乐会,想必后会有期。

2017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澳门乐团演出回味悠长

鋼琴家萬捷旎與樂團在演奏中。

左 驰

4月2日晚,在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吕嘉的率领下,澳门乐团登台深圳音乐厅,共飨2017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盛举。

当晚的音乐会以此次音乐季组委会委约创作的青年作曲家郑阳作品《远去的桅杆》作为开场。作品一开始,澳门乐团小提琴声部的弱奏一出声,便让笔者为之一震,作品的意境在开篇就被烘托到位。纵观这部时长约13分钟的首演新作,可见澳门乐团负责低音鼓演奏的女打击乐手情绪高涨,其身上所流露出的艺术专注度,令人肃然起敬。在笔者看来,郑阳的这部新作品似乎有点斯特拉文斯基音乐风格的烙印,音响效果上看似凌乱无序,实则火力全开。笔者注意到,不同于惯常交响乐团当中的定音鼓首席,当晚澳门乐团的定音鼓首席在担当本职的定音鼓演奏以外,还同时兼顾到铃鼓以及架子鼓的演奏。13分钟《远去的桅杆》的音乐推进自然,所创造出的音响效果丰富多彩、绚烂多姿,整曲听完后叫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音乐美感。

当晚音乐会上半场的第二首作品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由旅德青年钢琴家万捷旎担当钢琴独奏。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这部钢琴协奏曲常被拿来与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同名作品并举,两者皆是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同类型作品。当晚,一袭酒红色露背长裙的万捷旎一出场,便展现出高贵典雅、雍容大度的气质。“95后”的她在演奏上严谨沉稳、触键自然灵动,音色细腻流畅。在吕嘉的执棒下,台上澳门乐团的演奏音响相当节制,在音乐上留予独奏家异常广阔的施展空间和发挥余地。作品第一乐章的华彩段落,万捷旎钢琴独奏的音乐推进从容不迫、错落有致。要知道,格里格的这部钢琴协奏曲尽管在钢琴演奏的硬技术要求上并不算太高,可是如果想要在钢琴独奏的部分做到真正出彩,却也绝非易事。

在笔者看来,澳门乐团的长笛声部首席翁斯贝格外抢眼,作为柏林爱乐乐团乐队学院的前学员且参演过柏林爱乐乐团乐季音乐会的她,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与之相仿的,还有乐团的双簧管声部首席开赛,这两位澳门乐团木管声部的首席并驾齐驱,成为了当晚整场音乐会的一大亮点。除此以外,澳门乐团的整体弦乐声部亦是素质过人,铜管声部的音色更是光辉闪亮,其中尤以圆号声部为甚。六七十人两管编制的澳门乐团,虽然作为一支职业交响乐团,相比动辄三管编制的大乐团,在团员人数上不占任何优势,但澳门乐团在音乐的表现上却有着“小而精”的艺术特点。这种“小而精”的音乐特点,被澳门乐团在当晚的音乐会上展露得淋漓尽致。

音乐会下半场开场的科达伊《加兰塔舞曲》是典型“波西米亚风”的匈牙利狂想曲式。匈牙利、罗马尼亚一带的东欧国家尤其盛产各式民族舞曲,这一地区的民间舞曲音乐素材甚多。根植于这些民间舞曲音乐,造就了不少毕生致力于搜集这些素材,继而用于自身音乐创作的匈牙利作曲家。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作曲家科达伊便是这当中杰出代表之一。《加兰塔舞曲》作为科达伊运用波西米亚民间舞曲音乐素材综合创作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古典音乐演出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简称“德八”)与其《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一样,被并称为他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德八”是全世界范围内上演频率最高以及最受观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同时也是作曲家所写就的作品当中“波西米亚”风格最突出的一部。

音乐会的正式曲目演出结束后,三度返场谢幕的吕嘉,又重新站上指挥台,执棒澳门乐团把刚刚才演奏过的“德八”第三乐章的末尾部分又加演了一遍。本该是辉煌作结的“德八”,被吕嘉赋予了一个纤柔舒缓的尾声加演,也让整场音乐会有了一个愈发回味悠长的终曲……

钢琴邂逅《初见艾丽斯》

评澳门乐团《初见艾丽斯》

文:洪思行

在香港,西九故宫争议声不绝,对笔者来说,最关心的是说好的音乐中心会否建成。毕竟香港表演场地长期不足,而有良好声响设计的场地更是付之阙如,需知道古典音乐演出很讲究声响设计,缺乏这方面的辅助,好的音乐都会大为失色。年初在澳门举行的《初见爱丽斯》便反映了声响设计的重要。

 

这场音乐会的亮点是德日混血女钢琴家艾丽斯.纱良.奥特(Alice Sara Ott),该位外表甜美的音乐家现在于乐坛中备受注目,而且她勇于尝新,曾跨界跟冰岛著名音乐人Ólafur Arnalds合作推出专辑《The Chopin Project》。同时她还有自己的设计品牌,让她散发出与一般古典音乐家不同的时代感。

 

该晚演奏的全是舒曼的作品,打头阵的是《格诺费瓦》序曲。音乐会在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剧院内举行,这个能容纳五百人的场地其实主要是用来播放电影,因此声响设计很差,声音很干,基本是没有甚么回响(reverb),听到的音乐是直接从舞台上传来,是一种没经饰润的声音。在这情况下,当乐团在乐句间停下时,场地立刻「dead air」。一些平常听不到的情况也表露无遗,例如弦乐组转弓不整齐便很明显。撇除场地所带来的问题,澳门乐团的吹管部有点慢热,未进入状况似的。乐师们大体上做到指挥的演绎指示,所以能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乐部之间的对答也清晰。

 

接下来是艾丽斯弹奏《A小调钢琴协奏曲》。其实艾丽斯近年也到大陆巡演,却未曾来港演出(后来有香港的团体向笔者表示曾尝试邀请她,却失败了。笔者遂建议请她的妹妹Mona Asuka),因此这次澳门首演也吸引一些香港人到场欣赏。身穿一袭黄衣的艾丽斯跟以往的演奏会一样赤脚上阵,开始时她的琴触轻盈,亦经常转头看吕嘉来配合乐团。然而在声量上她不算大声,毕竟她身形瘦削,而且主要依靠手部至前臂发力,在响亮的段落中难以跟整个乐团抗衡。特别在弹奏整套作品的最后一个和弦时,她虽然半站起来,但由于手臂没提得很高,因此声量还是不够响亮。

 

在华采乐段中,艾丽斯的手形呈「抓状」,这是很标准的弹琴手势,而弹出来的声质较硬。她当然不是整首乐曲都以这种方式弹奏,例如在第一乐章的慢乐段便弹得柔和优美;第三乐章的高音在散发出清脆音色的同时,左手低音旋律温厚清晰。只不过略嫌艾丽斯的演绎过于平直,每个乐段基本上是以单一手法演奏,少有变化,令乐段的层次感稍逊(反倒是双簧管手跟她答和时的演绎更具层次)。

 

澳门乐团在演奏时曾有乐手一度早了进入,事实上吕嘉曾两次对着乐团用手指指向自己双眼,要求乐手集中精神。毕竟这种「放炮」失误虽看似平平无奇,但对于一个职业乐团来说,可说是不能犯的失误,乐手们要多加注意。

 

乐团演奏《C大调第二交响曲》时表现较之前的醒神落力,演奏的方向及意图明确清晰,不同的效果做得不错,例如由平静转向激动并达至爆发的推进发展不俗,这算是指挥调教有功。有时还能看到像第三乐章中,吕嘉不停催逼第一小提琴拉奏激动的乐句,以表现出音乐中的张力。他们落力的演出,亦加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可惜,由于场地的声响设计,即使乐手再卖力,音乐还是打了折扣,笔者还是希望乐团能多在好的场地演奏,同时也希望西九尽快兴建音乐中心,纾缓香港欠缺适合古典音乐表演场地的问题。

 

《初见艾丽斯》

演出团体:澳门乐团

评论场次:2017年1月21日,晚上8时

地点: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剧院

澳门「玫瑰堂」聆乐记

艺评:澳门「玫瑰堂」聆乐记

文:默泉

在古老教堂听音乐会,令人回味的往往不是音乐本身,而是独一无二的聆乐经验。记得多年前曾在爱丁堡一小教堂听「马勒四」现场演出,我坐在第一排右侧位置,跟低音大提琴手相距仅一个身位。于是整场演出,我都听到走了调的低音大提琴在耳畔隆隆作响,比正常音量放大好几倍。但这扭曲了的马勒四,却成了我早年的马勒音乐记忆,当时仿若「被卷进音乐旋涡」的震撼,至今难忘。

澳门文化局近年积极开拓另类场地(或因太缺正规音乐厅吧),「教堂音乐会」、「大炮台音乐会」等特色音乐会已成澳门音乐节卖点。玫瑰堂是最常举行音乐会的澳门教堂。12 月初,我在此听了澳门乐团的「拉丁随想曲」音乐会,担任独奏小提琴的,是澳门乐团首席保罗‧莫连拿(Paolo Morena),指挥是罗伯特‧贾诺拉(Roberto Gianola)。虽然是免费音乐会,但节目内容毫不马虎,约一小时的曲目包括:巴卡罗夫(Bacalov)「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en),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随想曲」(Capriccio espagnol)。

玫瑰堂有着鲜黄色漂亮立面,位于议事亭和大三巴之间,路过旅人如过江之鲫,是理想另类演出场地。旅客们逛累了,可随兴取票走进此文化遗产(门票通常在开场前一小时派发),听听音乐,同时观赏圣坛和雕像。如此精彩的免费活动,怎愁没捧场客?实在欣赏澳门当局懂得将古典音乐置于城市里最烦嚣处,让一般人与它不期而遇——因为这正是普及古典乐的不二法门。

说回音乐会。古典乐迷或会对阿根廷出生的意大利作曲家巴卡罗夫感到陌生,因他主要活跃于电影配乐界,作品包括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柏索里尼执导)和 The Postman(Michael Radford 执导),后者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巴卡罗夫风格多样化,尤爱在作品中融进阿根廷探戈音乐,是次演出的「小提琴协奏曲」亦不例外。据场刊介绍,此曲是他专为莫连拿所写。第一乐章由带点诡异感的独特短促节奏展开,独奏小提琴随后加入,旋律并非悦耳一类,却自有一股魔力。最初的短促节奏多番浮现,串起整个乐章,而近尾声时单簧管与小提琴唱和,则甚为动听。

莫连拿的琴音温暖浑厚,高音纯如清泉,我最喜欢他一流的音乐感;就算只是数个音符,亦能奏出丰沛情感,确把此曲拉得生气盎然。美中不足是他的琴声略为单薄,无法投射得太远(我坐在第五排,亦觉声音太细),后排观众恐怕听得不太清楚。

澳门乐团于「教堂音乐会」选奏此曲,实在相当进取,因此曲的旋律多属片段式,着重气氛渲染,并非易「入口」之作。坐在我旁边的两位中年街坊便不太受落,一曲既毕频频交换意见。幸好接着是人见人爱的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乐曲甫开始,小号吹起嘹亮简洁的军乐旋律——这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旅行时,每早于旅馆听到的军乐声。澳门乐团的铜管部向来不错,今年 5 月听吕嘉指挥的萧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已印象极佳。清脆小号先声夺人后,其他铜管便陆续加入,吹得金光灿然,满室生辉,观众的精神亦为之抖擞起来。有趣的是,恢宏的铜管声,跟教堂本有的静穆两相碰撞,颇有魔幻现实之感。乐团在演奏前一首乐曲时一直拘谨抑压着的音量(估计是为免掩盖独奏小提琴家的琴音),于此时的「fortissimo」(ff)终于全面爆发,气场锐不可挡。以前我常以为教堂的声效太过「离散」,演奏大音量乐段效果或许欠佳,但原来并不一定。

铜器之后隐身于低音域三连音节奏中,由弦乐部奏出内敛旋律,主题逐渐发展,最后活泼轻快的意大利舞曲「塔兰泰拉」上场,将气氛推至高潮。指挥贾诺拉的肢体动作平实,但有效地控制各声部平衡,应记一功。纵然写此曲时柴可夫斯基跟妻子关系搞得并不愉快,但「旋律大师」于旅途中仍不忘发掘好听的民谣和街头音乐,并有技巧地融入作品中,使「意大利随想曲」听得人轻快愉悦,甚欲狂歌起舞。

随后的「西班牙随想曲」,欢快热闹如嘉年华的舞曲,在毫无预兆下倾泻而出,妙不可言。单簧管与小提琴独奏部分,与丰富的乐团音色构成强烈对比。第二乐章是变奏曲,吹奏主题旋律的圆号有点朦胧,但由不同乐器声部担当主角的五段变奏却相当吸引。事实上,一边听着结构简明的变奏曲,一边欣赏拥有 400 多年历史的教堂古迹,是一大乐事。至第三乐章,客席乐团首席梁大南独挑大梁,奏出两段跳跃轻快旋律,可惜拉得拘谨,节奏亦不够稳健,影响了乐章的洒脱美感。幸好最后两乐章,吉卜赛的狂欢节奏感染力非凡,为音乐会划上美好句号。一个小时转瞬即逝,走出教堂,议事亭前地的圣诞灯饰闪烁,如在延续热血沸腾的音乐气氛。

《弦来莫札特》

评澳门乐团《弦来莫札特》
文:郑政恒十一月十二日,相信不少乐迷都去了中环海滨,聆听香港管弦乐团的太古《港乐.星夜.交响曲》户外音乐会,而我一个人过大海到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听澳门乐团的音乐会《弦来莫札特》。

当晚的小提琴独奏者是汉宁.克拉格鲁德(Henning Kraggerud,港译克拉格活),而指挥就是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吕嘉。

当我在澳门文化中心一带闲走散步,看见铺天盖地都是麦斯基父女(Mischa Maisky和Lily Maisky)的大提琴演奏会宣传,而曲目跟麦斯基在十一月二十二日香港的音乐会一模一样。

至于澳门乐团在吕嘉的领导下茁壮成长,是正在冒起的管弦乐团,成绩有目共睹,2016至17年的乐季,由Yulianna Avdeeva的音乐会揭幕,然后在澳门国际音乐节中演出普契尼歌剧《杜兰朵》和原创室内歌剧《香山梦梅》,到十一月中就有《弦来莫札特》音乐会。

文首提到港乐,是因为我第一次现场听汉宁.克拉格鲁德的演出,是2014年港乐的九点钟音乐会《四季.四季》,当日韦华第(Antonio Vivaldi)的《四季》(Four Seasons)遇上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The 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当然他更早于2012年的第三届香港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中在香港亮相了。

Henning Kraggerud是挪威小提琴家,他为Naxos Music灌录了好几张北欧作曲家的作品集,少不了挪威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和辛丁(Christian Sinding)的小提琴作品(其实Henning Kraggerud本人也是作曲家),而2016年他推出了莫札特第三至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唱片(自撰华彩乐段)。

顾名思义,澳门乐团的《弦来莫札特》音乐会是全莫札特作品展,包括了《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E大调柔版,K. 261》(Adagio in E major)、《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土耳其」,K. 219》、《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 550》。

音乐会的编排颇有用心,E大调柔版写于1776年,原是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慢板的替补乐章,事缘1775年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脱稿,小提琴家布鲁内蒂(Antonio Brunetti)认为第二乐章慢板过于匠气(too artificial),所以莫札特另写一曲。音乐会就有这两部作品先后演奏。

首先是E大调柔版,一如所料,Henning Kraggerud的琴音绵密,且富于浪漫色彩,到第五十二小节就带来全晚第一个华彩乐段。然而,音乐会的焦点是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土耳其」,在演奏之前,Henning Kraggerud详细讲解一番,可见他对两个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点出第三乐章的弓杆敲奏(Col legno)技巧,以及「土耳其」的名称缘由。

就音乐而言,Henning Kraggerud和吕嘉将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奏得极之快,比海飞兹(Jascha Heifetz)和慕达(Anne-Sophie Mutter)的经典版本都要快许多。而且,Henning Kraggerud的演绎充满戏剧性,厚重而浪漫,但当今的主流大概是倾向纤巧轻盈,以近期最出色的版本为例:Hilary Hahn在2015年推出的专辑《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 5/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4》(Deutsche Grammophon出品),由贾维(Paavo Järvi)指挥The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第一乐章用了十分十秒,我没有为Henning Kraggerud和吕嘉的版本计时,但参考Henning Kraggerud和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的Naxos版,是八分三十秒,相差之大令人瞠目咋舌(当然Hilary Hahn用Joseph Joachim的华彩乐段,Henning Kraggerud则自有新编,印象中他的华彩十分浪漫,依第一乐章的元素变奏),大家不妨买张唱片比较一番。

第二乐章慢板就相对回归正路,也带来全晚第三个华彩乐段,这次就趋向浪漫抒情了。至于第三乐章的回旋曲就相当活泼,速度稍快(一查可见:Hilary Hahn是八分四十六秒,Henning Kraggerud是七分三十六秒),作品的近东色彩令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有「土耳其」之名。

虽然,《弦来莫札特》音乐会是全莫札特节目,但Henning Kraggerud的加奏作品是他自撰作品《春分:24首给小提琴及弦乐团的终曲》(Equinox: 24 Postludes in All Keys for Violin and String Orchestra)第二乐章,这首作品是Henning Kraggerud与挪威作家、《苏菲的世界》作者贾德(Jostein Gaarder)合作的新作品,二十四首作品用了二十四个调,刻划出二十四小时和二十四个时区,意念相当吸引,作品也受外国乐评肯定,我期待《春分》能够在香港演出。

下半场的莫札特第四十交响曲,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此就不必细论了,一如上半场,吕嘉以浪漫化呈现第四十交响曲,情感相当充沛,编制比上半场稍稍扩大,令声音厚实,跟当今主流背道而驰,但演出水准还是相当不俗。

澳门乐团在2017年还有好几场音乐会,相当吸引,除了两场布鲁克纳音乐会,我个人特别推介一月在澳门旅游塔会展娱乐中心剧院,爱丽丝.纱良.奥特(Alice Sara Ott)的全舒曼作品展,有舒曼的《格诺费瓦》序曲、钢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只因为Alice Sara Ott的Wonderland(Deutsche Grammophon出品),是我近期最欣赏的唱片,虽然这张唱片没有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但有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钢琴协奏曲,众所周知,这两首作品经常收录于同一张唱片,而Alice Sara Ott很有创意,她选择收录葛利格的抒情小品(Lyric Pieces),每一首都教人百听不厌。

《弦来莫札特》
演出团体:澳门乐团
评论场次:2016年11月12日,晚上8时
地点: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

作者简介:影评人、书评人,曾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金马奖评审。2013 年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奖年度最佳艺术家奖(艺术评论)。

《第一钢琴 – 阿芙迪娃与澳门乐团》-第一的第一

当阿芙迪娃成为2010年国际萧邦钢琴大赛的冠军时,她立刻成为乐坛焦点,不单是因为她是继传奇女钢琴家Martha Argerich之后,第二位女性摘冠,而且她当时的演绎也引起很大的争议,情况让人联想起当年Pogorelich未能胜出时所引起的争论。不过这些已成往事,阿芙迪娃现在是活跃于国际乐坛的钢琴家。她曾于2014年在香港艺术节中演出,今年便成为澳门乐团新乐季开季演出的独奏。

这次音乐会演出曲目是孟德尔逊的《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萧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及舒曼的《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不难看出三首乐曲出自同年代的浪漫时期作曲家,舒曼的《第一交响曲》的首演更是由孟德尔逊指挥。有趣的是选曲均是「第一」(音乐会名称也是「第一钢琴」),明显是要配合乐季第一场音乐会,并象征阿芙迪娃这位冠军首次造访澳门。

孟德尔逊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长度不足二十分钟,以协奏曲来说算作短品,主要是因为作曲家取消了双呈现部(double exposition),三个乐章亦不作间断。在音乐总监吕嘉的棒下,乐团的表现顺畅,第一乐章的阴沉感浓烈。几名声部长非常落力,乐团首席Paolo Morena曾整个人弹起来,大提琴首席在第二乐章中,左手努力地做颤音,动作较身后的乐师明显较大,也许他是希望借此带领整个乐部。虽然乐团表现卖力,但造句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吕嘉在这次演出选择了略快的速度,将乐曲打从一开始便建立的张力维持着。可惜偶尔会听到阿芙迪娃弹了一、两个错音。乐曲到了第二乐章才慢下来,让观众有喘息的机会,也令观众能欣赏到阿芙迪娃细腻的琴技。她在这乐章展示出温柔的琴触和出色的力度控制。第三乐章是活泼的音乐,笔者前面的观众不其然轻摇身体,相信这已反映到乐团的演绎的感染力。而阿芙迪娃会在一些乐句的结尾故意拖慢少许,让音乐更添玩味,而乐团的演奏也是精神抖擞的。稍为可惜的是到了最终的几个和弦,独奏和乐团不太整齐。

接下来的萧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乐曲虽名为第一,但实情是第二:萧邦是先创作了《第二钢琴协奏曲》,只不过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先出版,才冠以第一的名份。音乐甫一开始便是相当严肃,弦乐用上全弓来带出效果,跟刚才的活泼成强烈对比。阿芙迪娃的演绎刚阳味较强,主要是因为她用上较硬的琴触,在演奏重覆的乐句会转柔一些,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这点乐团可参照一下。

第二乐章可说是让独奏者独挑大梁的乐章,乐团大部分时间都是作陪衬。阿芙迪娃的演奏方法多变,弹奏细碎的乐句时非常轻柔,甚至可以说是「虚」声。以渐慢渐柔的手法上高音时,会叫人不禁屏息静气。不过作为和声支援的圆号长音,如果份量能减少一点,相信效果会更佳。第三乐章以舞曲节奏为特色,因此音乐本身不乏跳动感(钢琴独奏一开始就是一个八度的跳跃)。阿芙迪娃的演绎不如孟德尔逊的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般跳脱,这是因为她的跳音不如之前的按下后立刻弹起,而是按久一些,因此跳跃感会下降一些。此外吕嘉和阿芙迪娃表现了不俗的默契,在数次的速度转变,不需互望便能心领神会。

最后阿芙迪娃弹了一首萧邦的圆舞曲作为加奏,她的演绎非常随性,无论是速度、力度,甚至是手腕弹起的高度,都是自由奔放,玩味十足,也许这就是为何她会惹起争议的原因。

下半场的《第一交响曲》,乐团在吕嘉先打了几下空拍后才进入,不过乐团好像专注力下降了些,奏得不太整齐,幸好很快便修正过来。铜管部演奏得雄纠纠的,但有时会力度过猛。事实上,乐部之间的声量平衡的问题偶有发生,例如在第二乐章中,木管的旋律不时被弦乐盖过,吕嘉也曾用左手示意轻声点,但效果不彰。撇除这些瑕疵,乐团的演绎方向清晰,造句不俗,对此曲的演奏拿捏得宜。到了第三乐章,吕嘉有时甚至只是在打拍子,让乐团「自动波」演奏,到出现音乐转变(如去到trio时)才给予提示,可见他信任一众乐师。整场音乐会在乐团火力全开下,威武地完场。

场次:2016年9月3日 8pm 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