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玫
澳门乐团成立于1983年,经过扩建编成为中小型乐团,在来自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乐手共同努力之下,在今年9月开季音乐会后,正式迈入创团的第35年。從印在樂季手冊上「樂團35・奏響全城」的主題,再翻閱節目內容──跨界、歌劇、巡演等豐富多元的演出以及邀演的知名音樂家,可以看得出樂團如虹的氣勢。
事实上,从开季首场音乐会「道格拉斯的拉赫曼尼诺夫」曲目安排,便可解读乐团的企图心。因为虽然标题挟带钢琴大师的名气,然而选择的是作曲家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而并非是较为通俗的第二或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显示选曲不以票房为取向,而是试图将更多焦点放在乐团诠释上。下半场挑选的《天方夜谭》,更是一首能够让乐团各声部都能展现实力的好选择。两首俄国风味的曲目加上柴科夫斯基大赛得主的钢琴家贝瑞・道格拉斯(Barry Douglas)的邀约,在在显露出乐团在开场节目的精心设计。
独奏、指挥与乐团三方契合
拉赫曼尼诺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钢琴音乐不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钢琴协奏曲更体现他对于创作上缜密的构思。他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写于学生时代,虽然多年后经过修改,将早期不成熟的部分转化得更为简洁、更充满活力,只不过是他的第二、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的光芒太过耀眼,使得第一号始终处于这两部作品的阴影之下。但要说拉赫曼尼诺夫修改这部作品,毋宁说他几乎是重做,因为各个乐章更动的幅度不但庞大,整个结构也彻头彻尾重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作曲家在各类因素累积后所创的一部「升级版」作品。即使相较下并不那么知名,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钢琴的音色特质以及艰困的技巧巧妙结合,曲风雄健恢弘优美富有浪漫气息,与浓厚的俄国民族色彩相得益彰,不失为一部杰作。
乐曲一开头,乐团与钢琴家齐声同下,紧接一长串的序奏隐约与乐团相互抗衡,如此完美的启幕就已为整首乐曲奠定了好的基础。相较于一般外显型,或者演奏所谓「浪漫」风格的钢琴家,道格拉斯的处理较为内敛理性,肢体动作不大。演奏时身体仅随着旋律起伏,并不刻意滥情地做摆头或甩手的动作,反而让人能够更聚焦在音色、线条,享受高超的技巧让指下音符轻松驾驭。整体上的表现,道格拉斯并不以明星式的风采与浮夸的形象,而将情感专注在音乐上,实属难得。而或许是钢琴家经常领衔自己创立的「爱尔兰室内乐团」演出协奏曲,自己同时担任钢琴独奏与指挥的角色,因此对于乐曲的诠释、乐团与指挥三方的默契调配明显比仅以独奏事业为主的钢琴家来得游刃有余。
对比于道格拉斯的沉着,指挥吕嘉则是聚精会神地投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在乐团与独奏家之间搭建完美的桥梁,手势并不讲究华丽而是清楚地表达,在音乐性与热情上拿捏得恰到好处,有时甚至适度放手让乐团自由发挥。有趣的是,指挥不但表情丰富,沈浸在音乐中的自然反应如跺脚、掀谱声、在第二乐章钢琴独奏慢板乐章抱胸随着音乐晃动,甚至在下半场一边指挥一边不自主地跟着旋律哼唱等等…….跟着明显的鼻息声感受每个乐句的换气呼吸,可说是做为乐迷聆乐之外,视觉的番外篇章。
以乐团作为主角 各显实力
在俄羅斯的世界裡,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是使用管弦樂法最傑出的作曲家,他不僅擅長樂器音色的調配,對於管弦樂的語法運用更為精妙,而他的《天方夜譚》,正可說是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在开季音乐会中选择这部作品,不仅能够让团员们能够有独自大显身手的机会,也让人感受到以乐团本身为主体的潜在意义。
《天方夜谭》整部作品虽然由四首乐曲组成,然而许多音乐学者并不认为它是一首带有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原因在于每首乐曲具有单乐章、故事性、并且各有标题的条件,因此倾向将它归于由四首「交响诗」串连起来的组曲。不过虽然乐曲各有主题动机扮演不同角色,并且利用俄国民谣与异国情调为素材妆点,但却从未将创作框架在叙事线条上,反而是提供更宽广的想象。因此指挥必须要抓住作曲家的精神意旨、音乐织理以及舞蹈律动等等元素,才能够将整部作品诠释得当。例如第一首的第一个主题,五秒钟左右的一段音乐写成后面十分半钟(几乎占整曲四分之三)的乐曲,这其中的开展与铺陈相信吕嘉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才能掌握得宜。
尤其是第二首,音乐材料很单纯,但是作曲家在配器上的运用相当微妙。特别是在乐谱上作曲家标示着「宣叙调」的字样,因此整段主题在不同乐器音色以及音域中转换之外,更有单一乐器与乐团间的对峙与抛接。由于节拍自由又时时变化,因此考验着指挥的功力与独奏乐段成员们的能力,特别是在张力上的维持不甚容易,因为若有闪失,则功亏一篑。当晚吕嘉尽力靠近乐团,有时甚至站到了指挥台的边缘,反握指挥棒用手指表现更细腻的指挥动作,而乐团从低音管、双簧管、大提琴、长号、小号、弦乐,包括竖琴、长笛、小提琴、法国号……每一位都有漂亮的发挥所幸在指挥的引导下,表情、层次的衔接都值得嘉赏。
整首乐曲,最吃重的角色就是可说是乐团首席了,因为作品中有太多主题动机需要他担纲,而由于乐曲的进行常是这些主题动机的延续发展,因此完整并且忠实地诠释是必须的。的确,演奏《天方夜谭》时,首席的工作几近于小提琴独奏家的份量,但毕竟不是协奏曲,仍应斟酌与乐团间的平衡。然而当晚从一开始,首席便表露浓厚的个人特色,在肢体上,有时刻意转向观众或乐团,有时突然蹲立起来,到第三首甚至忘情到几乎躺在椅子上,动作之大影响了音乐做为听觉艺术形上的美感,也打断乐曲整体营造的氛围。即使用意在增强音乐上的表现力,但许多主题乐句的诠释方式却令人费解之外,技巧上过多的失误、破绽以及音准的不稳定听来令人心惊。让想象作品由小提琴化身主人翁,独自在优美静谧的夜里娓娓道来的期待大为落空。
幸亏吕嘉对节目别出心裁的规划加上团队的凝聚力,让乐团在演奏经典乐曲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常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单独划分每一秒没有特别的意义,重点的是过程以及如何相互衔接才是核心。团队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场又一场的好节目,相信热闹的开季是一个好的开始,乐团亟欲传达的美好,会像这场节目的「故事」一样,一场一场地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