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玫瑰堂」聆乐记

艺评:澳门「玫瑰堂」聆乐记

文:默泉

在古老教堂听音乐会,令人回味的往往不是音乐本身,而是独一无二的聆乐经验。记得多年前曾在爱丁堡一小教堂听「马勒四」现场演出,我坐在第一排右侧位置,跟低音大提琴手相距仅一个身位。于是整场演出,我都听到走了调的低音大提琴在耳畔隆隆作响,比正常音量放大好几倍。但这扭曲了的马勒四,却成了我早年的马勒音乐记忆,当时仿若「被卷进音乐旋涡」的震撼,至今难忘。

澳门文化局近年积极开拓另类场地(或因太缺正规音乐厅吧),「教堂音乐会」、「大炮台音乐会」等特色音乐会已成澳门音乐节卖点。玫瑰堂是最常举行音乐会的澳门教堂。12 月初,我在此听了澳门乐团的「拉丁随想曲」音乐会,担任独奏小提琴的,是澳门乐团首席保罗‧莫连拿(Paolo Morena),指挥是罗伯特‧贾诺拉(Roberto Gianola)。虽然是免费音乐会,但节目内容毫不马虎,约一小时的曲目包括:巴卡罗夫(Bacalov)「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en),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随想曲」(Capriccio espagnol)。

玫瑰堂有着鲜黄色漂亮立面,位于议事亭和大三巴之间,路过旅人如过江之鲫,是理想另类演出场地。旅客们逛累了,可随兴取票走进此文化遗产(门票通常在开场前一小时派发),听听音乐,同时观赏圣坛和雕像。如此精彩的免费活动,怎愁没捧场客?实在欣赏澳门当局懂得将古典音乐置于城市里最烦嚣处,让一般人与它不期而遇——因为这正是普及古典乐的不二法门。

说回音乐会。古典乐迷或会对阿根廷出生的意大利作曲家巴卡罗夫感到陌生,因他主要活跃于电影配乐界,作品包括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柏索里尼执导)和 The Postman(Michael Radford 执导),后者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巴卡罗夫风格多样化,尤爱在作品中融进阿根廷探戈音乐,是次演出的「小提琴协奏曲」亦不例外。据场刊介绍,此曲是他专为莫连拿所写。第一乐章由带点诡异感的独特短促节奏展开,独奏小提琴随后加入,旋律并非悦耳一类,却自有一股魔力。最初的短促节奏多番浮现,串起整个乐章,而近尾声时单簧管与小提琴唱和,则甚为动听。

莫连拿的琴音温暖浑厚,高音纯如清泉,我最喜欢他一流的音乐感;就算只是数个音符,亦能奏出丰沛情感,确把此曲拉得生气盎然。美中不足是他的琴声略为单薄,无法投射得太远(我坐在第五排,亦觉声音太细),后排观众恐怕听得不太清楚。

澳门乐团于「教堂音乐会」选奏此曲,实在相当进取,因此曲的旋律多属片段式,着重气氛渲染,并非易「入口」之作。坐在我旁边的两位中年街坊便不太受落,一曲既毕频频交换意见。幸好接着是人见人爱的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随想曲」。

乐曲甫开始,小号吹起嘹亮简洁的军乐旋律——这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旅行时,每早于旅馆听到的军乐声。澳门乐团的铜管部向来不错,今年 5 月听吕嘉指挥的萧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已印象极佳。清脆小号先声夺人后,其他铜管便陆续加入,吹得金光灿然,满室生辉,观众的精神亦为之抖擞起来。有趣的是,恢宏的铜管声,跟教堂本有的静穆两相碰撞,颇有魔幻现实之感。乐团在演奏前一首乐曲时一直拘谨抑压着的音量(估计是为免掩盖独奏小提琴家的琴音),于此时的「fortissimo」(ff)终于全面爆发,气场锐不可挡。以前我常以为教堂的声效太过「离散」,演奏大音量乐段效果或许欠佳,但原来并不一定。

铜器之后隐身于低音域三连音节奏中,由弦乐部奏出内敛旋律,主题逐渐发展,最后活泼轻快的意大利舞曲「塔兰泰拉」上场,将气氛推至高潮。指挥贾诺拉的肢体动作平实,但有效地控制各声部平衡,应记一功。纵然写此曲时柴可夫斯基跟妻子关系搞得并不愉快,但「旋律大师」于旅途中仍不忘发掘好听的民谣和街头音乐,并有技巧地融入作品中,使「意大利随想曲」听得人轻快愉悦,甚欲狂歌起舞。

随后的「西班牙随想曲」,欢快热闹如嘉年华的舞曲,在毫无预兆下倾泻而出,妙不可言。单簧管与小提琴独奏部分,与丰富的乐团音色构成强烈对比。第二乐章是变奏曲,吹奏主题旋律的圆号有点朦胧,但由不同乐器声部担当主角的五段变奏却相当吸引。事实上,一边听着结构简明的变奏曲,一边欣赏拥有 400 多年历史的教堂古迹,是一大乐事。至第三乐章,客席乐团首席梁大南独挑大梁,奏出两段跳跃轻快旋律,可惜拉得拘谨,节奏亦不够稳健,影响了乐章的洒脱美感。幸好最后两乐章,吉卜赛的狂欢节奏感染力非凡,为音乐会划上美好句号。一个小时转瞬即逝,走出教堂,议事亭前地的圣诞灯饰闪烁,如在延续热血沸腾的音乐气氛。

《 返回

活动预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