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人心的樂章——“巨匠第一”

截自2021年4月29日 澳門日報C4版
甘峻蔓  撰文

  疫情的影響涉及到各行各業,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當筆者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晚上走進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觀看“巨匠第一”音樂會時,才感覺到原來看一場音樂會是那麼的難得和珍惜。

本場音樂會是2020-21澳門樂團音樂季的節目,由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先生執棒。上半場是由安天旭攜手澳門樂團帶來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op. 23,下半場是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op. 67。場刋用了暗藍色及暗金色兩種色彩相搭配,很符合這兩首曲目給人的印象——沉穩有內涵,華麗又厚實。當晚觀眾滿場,演出反響十分熱烈。

場刋封面印着安天旭的照片。這位傑出的青年鋼琴家要在這裏現場演奏他當時比賽的曲目。在演前筆者還聽見有聽眾說:“這次會不會又臨時換個曲子?”這個“梗”逗得周圍的朋友都笑了起來——安天旭在第十六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上原本應該彈奏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但樂團響起的卻是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讓晉級決賽的安天旭措手不及,但他反應迅速開始演奏,最終拿到大賽的第四名及“勇氣和控制力”特別獎,也因為安天旭當時震驚錯愕的面部表情,以及接下來迅速的反應,給全球的古典樂迷留下深刻印象。因為這個烏龍,大家記住了這位老實誠懇又擁有絕對實力的青年鋼琴家。當時安天旭在大賽上用的還是“長江鋼琴”,也是筆者第一次在這樣歷史悠久的國際大賽上見到的第一個中華民族鋼琴品牌。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題獻給尼古拉 · 魯賓斯坦,但魯賓斯坦並不看好這部作品,於是交由漢斯 · 馮 · 畢羅一八七五年在美國波士頓首演,大獲成功。此曲有難度極高的華彩樂段,“要多快有多快”,也有烏克蘭民歌風情的柔緩樂段。要把這些不同的特點展現出來,需要演奏者有很好的鋼琴技巧及音樂感、完美的控制力。安天旭本場演出可謂精彩,手指技術很穩健,樂句清晰,不同的樂句有不同的觸鍵色彩,性格各異的段落也很有對比,完成度非常好。另外,安天旭的這個版本給筆者不一樣的感覺,非常有“安天旭風格”——非常真誠,傳遞着一種用心好好彈琴,腳踏實地,不斷磨礪進步的精神。他走上舞台時神情姿態非常質樸,沒有過多表演的神情,向觀眾鞠躬致謝後就在鋼琴前坐定,示意指揮,開始了非常專注的演出。演出時也沒有很誇張的面部表情,似乎每個動作都是這個演奏所必要的,演繹激昂或者溫柔的片段時,除了聲音原本應有的華麗、外放、內收、含蓄之外,也時刻給我一種真誠的感覺在其中——真誠的華麗、沉穩的含蓄。筆者也在YouTube上看過很多其他版本的演出,例如Martha Argrich、Yevgeny Kissin、郎朗、王羽佳、Seong-Jin Cho等,風格各異,有的非常豪邁,有的十分抒情,而安天旭的現場演出帶給筆者極大的感動。特別是聯想起安天旭在賽場上的不放棄,無論如何繼續下去,以及疫情這段時間,雖很艱難,但大家仍然堅守,為生活努力,保持對未來充滿期待,好似柴一這部作品所給我帶來的感覺,希望和憧憬,以及我們接下來終會有一天迎來的勝利的曙光。

貝多芬《c小調第五鋼琴交響曲》創作完成於一八○七年到一八○八年間,是家喻戶曉的“命運”交響曲,開頭就是耳熟能詳的“命運之神在敲門”的動機,最後的樂章引用了克勞德 · 約瑟夫 · 魯格 · 德 · 萊爾的一首革命歌曲,與當時奧地利政治動盪,貝多芬正被日益加劇的耳聾困擾等狀況密不可分。呂嘉的指揮依舊激情澎湃,豐富多變,用大幅度的肢體語言及多變的面部表情帶動着整個樂團的演奏,樂手們的演奏也各具精彩,各聲部的層次感、對比感很清晰,各聲部單獨部分的樂句都表現得優美流暢。現場聆聽時,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當圓號吹起動機模型時,都有一種遠方勝利召喚的感覺,從作品開始的各種糾纏到最後大和解的勝利,音樂帶給了聽眾無盡的想像。

音樂會的兩首曲子雖是耳熟能詳的,但是非常“應景”。當現場的音樂奏響時,筆者的心靈彷彿得到了一種安慰,當晚演出的指揮、樂團及鋼琴家都激情飽滿地向我們傳達着“不要放棄,繼續堅定向前”的信念、決心與希望。感謝澳門樂團、安天旭給我們帶來的精彩演出!艱難的二○二○年已過去,一切會重歸美好,這是音樂帶給我們的精神力量。

http://macaodaily.com/html/2021-04/29/content_1512680.htm

火熱赤誠 感恩有你 – <巨匠第一>音樂會

(截自澳門日報 2020年12月3日 C … 繼續閱讀 “火熱赤誠 感恩有你 – <巨匠第一>音樂會”

(截自澳門日報 2020年12月3日 C12)

火熱赤誠 感恩有你

一個美麗的夜晚有多奇妙呢?難以勝數的音符承載着貝多芬一千四百多個日日夜夜的斟酌取捨,跨越二百一十六年時光,在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這一天,由呂嘉大師帶領的澳門樂團,爲樂迷作出了最精彩的呈現——最廣爲人知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這是期盼已久、在這一年裡彌足珍貴的現場演出。更讓人欣喜的是,傳奇鋼琴家安天旭來到澳門,為樂迷演奏光輝絢麗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此曲此情,影響深遠。

樂團和樂迷,老朋友許久未見了!呂嘉指揮特意在演出前爲此次音樂會舉辦“音樂會導賞”。活動開始前,呂老師略顯疲態,應該是一下午傾情排練所致,開始時嗓音還略帶沙啞,兩分鐘過後,聊起作曲家和作品,眼睛閃閃發光!聲音不僅不再沙啞,反而因着大師頭腦中豐富無比的聲音儲備(太多樂器、樂思、情感)和隨時進入作品的狀態,以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開啓聽衆的耳朵和心靈,爲理解、享受樂曲之美做了很好的預備。

正如指揮所言,樂隊爲貝多芬《第五交響曲》下了大工夫,大家狀態極好!作曲家創作此曲時耳疾已非常嚴重,幾乎完全依賴頭腦中的聲音和想象力。我們從手稿上可以看見,在這樣的患難之下,貝多芬以無與倫比的遠見和令人驚嘆的交響曲創作技術,儘管擁驚世之才,仍鍥而不捨地與自己奮戰,多次修改。現存手稿中,第一樂章結尾就寫了三個版本,第二樂章開頭更創作了十四個版本,他毫不妥協地思索和否定,直至找到合心意的一切!

第一樂章一開始就緊緊抓住聽衆的心。樂團傳神地表達出命運動機那種無處逃避的壓抑,弦樂帶我們進入未知與神秘,層層累積,不安和尋找愈演愈烈,第二主題亮光初現。正如指揮在導賞中所言,貝多芬用最簡潔的動機,構築了極其豐富的、互相交織的各樣情緒,演奏家們都感同身受、精準合一地呈現給聽衆,無論是全體齊奏所塑造的居高臨下,還是發展過渡展示出的細膩對比,讓人大呼過癮!第二樂章的變奏曲彷彿樂師們的祈禱,傳遞着安慰和希望。貝多芬寫變奏曲的各種創新,旋律之真摯柔美,他們演奏得非常令人感動。一八○二年至一八一二年被稱爲貝多芬的英雄時期,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極大的熱忱讚頌英雄,第四樂章直接引用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一首歌頌自由的革命小調。第三樂章第二主題的爆發特別出彩,那種單純、奮不顧身、迷人的樂觀,在交戰中把邪魅的第一主題內質逐漸轉變,二者的交替非常吸引人。低音貝斯作爲凱旋的先行者特別有氣勢,樂團演奏家們技術上毫無負擔,音樂既令人凝神屏息,又非常自然。第四樂章太好聽了!

貝多芬就是這樣一位偉人,一直要跟着他走,從第一樂章開頭直到最後,這勝利光芒萬丈!裡面既有戰神般光輝直至天際,也有悲憫和溫柔。貝多芬分享他的心路,從未讓我們沮喪,失去希望,而是一路在苦難中掙扎,睿智到能夠苦中作樂,前路是值得獻身的天堂!

提到苦難,鋼琴家安天旭在柴可夫斯基大賽的經歷想必大家都熟知,經此歷練之後,他的能力、專業素養、特別是胸懷,令人欽佩。俄羅斯藝術作品所表達出的那種患難裡飽受折磨的壓抑、痛徹心扉的呻吟、對公義自由的嚮往和人性中寬恕、善良的力量等等,安天旭都覺得特別貼近自己的心。在海量的學習積累之餘,安天旭聊起陀思妥耶夫、托爾斯泰等俄羅斯作家的巨著也有很深的見地。儘管已有了不起的成就和經歷,他仍謙虛地表示,藝術能喚起今天的人們最深的感動和共鳴,對歷史、人文,乃至宇宙探索,以及尋找自我過程中的苦痛、傷痕、驚嘆和喜悅,音樂是非常有力量的語言,還強調這是自己的理想,並不是自己已經做到了。精誠所至,再苦的練習都成了樂趣,再坎坷的經歷都成了奇遇,所以當晚我們有幸聽到漸入佳境的安天旭,第二樂章靈魂的安寧喜樂,深慰人心;一三樂章所表現出的恢宏氣勢,特別是跑動,層次之豐富、在飛速中每個點之令人驚艷的清晰,完全忘我的集中,讓樂迷大呼過癮,特別是這二○二○年,大家心裡的擔憂、期盼,在這光彩照人的“柴一”裡,太多思緒感觸,都出來了!

美好的時光難以盡述,呂嘉大師和樂迷朋友說,為了給大家演《貝五》,嗓子啞了算甚麼,大家是和澳門樂團一起成長的!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動力和信心!是啊,因為有你,一切都值得;以火熱赤誠之心,感恩有你!

徐  來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12/03/content_1479293.htm

處變不驚 歷久彌堅

取錄自澳門日報2020年10月29日文章 … 繼續閱讀 "處變不驚 歷久彌堅"

取錄自澳門日報2020年10月29日文章

 

處變不驚 歷久彌堅

——觀澳門樂團2020-2021樂季開幕音樂會

二○二○年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原定於2020-21樂季開幕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因小提琴大師列賓無法出席而全部更改。在極短的時間內選定新曲目、排練和演出,澳門樂團展示出令人讚嘆的專業能力。疫情之下,短時期內組織大編制交響樂的排練,有相當大的難度,也充滿了不確定性。選曲方面,既要有開幕音樂會的分量,也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難,澳門樂團爲等待許久的樂迷呈現了這場精彩紛呈的音樂會。貝多芬的第二、第四交響曲在第三、五、七、九交響曲難以盡述、無法取代的地位之下經常會被低估和忽視,在本場音樂會中終於有機會體會到這兩首的獨特魅力。海頓作爲貝多芬的老師曾經說過:“貝多芬有好幾個腦袋,好幾顆心,好多個靈魂。”貝多芬確實有同時創作多首樂曲的習慣,而作品之間的異同也令人驚嘆。一八○六年創作《第四交響曲》的同時,也寫下了《第四鋼琴協奏曲》和《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澳門樂團選擇小編制的貝多芬《第四交響曲》作爲開場,大多數樂迷太久沒有現場聽交響樂了,近三分鐘的慢速引子讓人頗有感觸。澳門樂團的演奏深沉而具引導性,陰霾裡偶有亮光,因着這份克制和累積,快板前的ff極其令人振奮,整個快板明亮動人,長笛特別可愛,各聲部間呼應對話,帶給聽衆明媚、樂觀、單純又有些淘氣的貝多芬。第二樂章,樂團的速度恰到好處,我們既傾聽到質樸動人的抒情,也體會到貝多芬式倔強的節奏型、重複音和音樂動機,管樂弦樂的配合很顯功力,應答頗具趣味。第三樂章,樂團的演奏機警幽默,在快速中恰到好處的發展、呈現了多樣的對比和轉換,令人愉快。第四樂章,徑直向前、自信勇敢。樂團以極高的技術能力,把貝多芬振作的精神、無窮的生命力展現出來,淋漓暢快地結束全曲。

把貝多芬《第二交響曲》放在下半場,相信選曲有其思量和深意。人們經常認爲作曲家的人生經歷會在那一時期的作品中有所反映,於是我們在當晚聽到了令人落淚的貝多芬《第二交響曲》。第一樂章,樂團在Adagio中非常沉得住氣,在Allegro Vivace湍急的速度中,把密集的樂思之紛繁的交替轉換,交代得引人入勝 。第二樂章,演奏家們把迷人的田園風光,作曲家擁抱自然、放下重擔、重回安寧的喜樂帶給聽衆。第三樂章,把諧謔曲作爲單獨樂章放在交響曲中,是貝多芬的首創。樂師們把該樂章頻繁的強弱變化,出其不意的力度對比,演奏得非常細緻,幽默感十足。第四樂章,通常被稱爲更大的玩笑,澳門樂團的演奏輕鬆愉快、瀟灑自如。實際上寫作《第二交響曲》時,貝多芬的耳疾已完全無法掩飾了,作曲家處於崩潰邊緣,甚至寫了遺書:“你們總以為我充滿敵意、易怒、不喜與人交往,可你們都錯怪我了。你們都不知道我之所以會這樣的原因。打我兒時起,我的心中就充滿了溫柔和善念,總是希望能夠做大事。請你們想一想,我染患這不治之症已長達六年,又因醫師一連誤診而導致惡化,多年來抱着會好轉的希望一再落空,落得如今只有面對病體終生纏身的厄運……我差一點就要自盡了,幸好音樂藝術讓我打住。在我能夠寫出心中一切感受之前,我是不會離開人世的。”(海利根城遺書節錄)感謝上帝,貝多芬把音樂作為出口,找到出路。羅曼 · 羅蘭曾說過:“這部作品保留了貝多芬最明朗日子裡的香味。”我們既能在第二樂章柔板中聽到第九交響曲的素材,也能在第四樂章中感受到苦難中找到出路後泉湧般的思緒。

這場音樂會無疑帶給樂迷、樂團本身、古典音樂乃至文化界鼓舞和動力。貝多芬的堅韌、執着、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和嘆爲觀止的偉大成就,影響之深遠,時至今日未減分毫。感謝音樂家們對藝術的熱愛和獻身,在疫情之下傳遞喜樂、能量和理想。讓我們一起期待更精湛的演出,澳門更美好的未來!

磊 行

 

https://appimg.modaily.cn/app/szb/pc/content/202010/29/content_78895.html

暑假裏難忘的音樂會

取錄自澳日學生報2020年10月27日文 … 繼續閱讀 “暑假裏難忘的音樂會”

取錄自澳日學生報202010月27日文章

暑假,媽媽帶我去崗頂劇院欣賞《古典音樂快線——重返樂園》音樂會,這是澳門樂團防疫以來的第一場“青少年聽眾計劃”樂迷音樂會,演出透過生動有趣的互動形式,在藝術家們十分投入的演奏中,讓大小觀眾也十分享受。

這場音樂會一共有九首古典曲目,我聽過或知道的就有七首。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五首GPS(改編自《G大調莫札特小夜曲》)和第九首《仙樂飄飄處處聞》。特別是第五首,我覺得很新奇有趣。開始演奏這首曲目時,簡栢堅主持(兼任指揮)說:“導航服務功能已開啟,請輸入地址。”然後音樂就開始了,他一會又說:“你的目的地將會在九十小節後到達,現在開始啟航”。接着音樂繼續演奏,過了一會兒他又說:“請轉右,然後直行。”就這樣,這首曲目一會兒是GPS導航的提示音,一會兒是演奏曲,我們就像坐在車中,聽到GPS提示,聽到各種場景轉換的音樂,這種感覺很美妙。還有簡栢堅先生幽默風趣的主持讓觀眾欣賞音樂變得很輕鬆,最開心的就是我們小朋友了。

當音樂會演奏到第九首曲目時,我覺得很耳熟,回想一下這首《仙樂飄飄處處聞》,原來就是我看過的電影《真善美》裏面的所有樂曲串起來的,讓我喜出望外。

《古典音樂快線——重返樂園》是我在暑假裏欣賞到的一場既精彩又開心的音樂會,不僅因為在主持的帶領下,台上台下有互動,劇場氣氛好,還可以讓我們投入到音樂的懷抱,感受到重返樂園的歡樂時光,成為暑假裏難忘的記憶。

廖嘉兒  聖羅撒中  小五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20-10/27/content_1470773.htm

澳樂珠海呈獻《黃河》座無虛席

取自澳門日報2019年11月9日報導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澳門樂團昨晚八時於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演繹《黃河》鋼琴協奏曲,以此部極具歷史感與時代性的傑出作品獻禮祖國,極富意義。

由澳門樂團及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聯手演繹冼星海不朽名著《黃河大合唱》,澳門場及北京場門票皆全部售罄。演出具磅礴氣勢、飽含強烈的愛國情感,樂團精湛技藝折服全場觀眾,廣受好評。系列活動由一年前開始籌劃,珠海站是最後一站,觀眾熱情高漲,不時獻上最熱烈的掌聲。

是次演出由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執棒,聯同鋼琴獨奏陳佾螣,用音樂帶領樂迷欣賞壯麗黃河風貌,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

《黃河》鋼琴協奏曲是一九六八到一九六九年間,由音樂家殷承宗、劉莊、儲望華、盛禮洪、石叔誠、許斐星改編自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運用了西洋古典鋼琴協奏曲的表現手法創作,在此次演出又融入中國傳統樂器琵琶、竹笛,以音樂描繪黃河壯麗的風貌。該協奏曲於一九七○年首演,時至今日,仍是家傳戶曉的交響作品。

為配合澳門樂團二○一九至二○二○樂季的主題,同場樂團還獻演貝多芬的《艾格蒙序曲》及《第二交響曲》,為觀眾呈獻高水準的音樂體驗。

珠海音樂廳效果佳

演出開幕前呂嘉介紹,此次演出紀念有“澳門之子”之稱的冼星海及貝多芬兩位大師,意義非凡。他透露此次是他首次來到珠海演出,並讚揚演出的莫札特音樂廳,希望借此環境,將音樂盛宴帶給珠海的觀眾。

澳門樂團總經理曹偉妍表示,樂團幾乎每年均會到珠海演出,以後亦會與廣深等大灣區城市合作,向大灣區觀眾呈現精彩的表演。年底樂團將參與眾多慶回歸活動,希望珠海觀眾亦可來到澳門欣賞演出。

澳門樂團市場推廣及公共關係部經理汪加早上彩排時受訪稱,此次活動得到機會赴京向首都人民匯報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文化建設的成就,時值雙慶,樂團活動繁多,但彩排時可見一眾樂手仍精神飽滿、鬥志昂揚,晚上定會拿出最好的演出狀態。

重磅之作與貼心細節

文︰任海杰

 

最近一周藝術節的演出,用精彩紛呈、目不暇接來形容,實不為過,並有以下特點。

首先,重磅作品空前集中。布魯克納是貝多芬以後最重要的德國作曲家之一,進入二十世紀,更越發顯示其獨特價值和非凡魅力。他的作品篇幅龐大,樂思深奧,上演難度極高 ,尤其是他晚期的第七、第八交響曲,是世界交響曲中公認的“龐然大物”,難得上演。然而,在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的短短一周中,居然上演了三場“布七”,一場“布八”,分別為:10月21/22日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與10月29日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的“布七”、10月24日上海愛樂樂團與澳門樂團聯合演出“布八”,這四場演出的地點都在上交 音樂廳。如此盛況在國內樂壇不是絕後,也是空前。兩個世界名團在著名指揮家(夏伊與吉伯特)執棒下,均奉獻了精彩恢弘的“布七”,讓觀眾領略了當今一流的重量級的音樂盛宴。特別值得稱道的是,由中國指揮家呂嘉指揮上海愛樂樂團與澳門樂團聯合演出的“布八”,還是此作在上海的首演,意義非凡。“布八”是布魯克納交響曲中篇幅最長、演出難度最高的交響曲,此番演出不僅填補了空白,且是中國樂團最高水準的超常發揮,大局氣貫長虹、激情澎湃,細節溫潤委婉、如泣如訴,稱得上是一場能載入上海演出史冊的偉大作品的成功首演。由此也給我們一個啟示:採用聯合組團的方式,集各路精英,再加上一位出色的指揮,是上演高難度世界名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世界樂壇也不乏這樣的先例,如上文提到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

重量級的演出還表現在10月26日,帕沃•雅爾維攜手當今女鋼琴明星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指揮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在上交音樂廳的音樂會, 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馬勒《第五交響曲》,都是浪漫派氣勢恢宏之作,布尼亞季什維莉的傾情投入、雅爾維的成竹在胸、樂隊的步調一致,皆可圈可點。

10月27日,著名小提琴家雷諾•卡普松領銜薩爾茨堡室內樂團在上海音樂廳的音樂會,則是另一番味道,全場音樂會都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海頓(第27、59交響曲)和莫札特(第四、第五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古意盎然,韻味純真,賞心悅耳。卡普松連續演奏兩首小提琴協奏曲,此種情景在一場音樂會上難得一見,他的琴聲典雅細膩,溫暖如歌,樂迷們大呼過癮。

作為新總監的吉伯特率領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在上交音樂廳上演了兩場音樂會,曲目涵蓋了從古典到浪漫的瓦格納、馬勒、勃拉姆斯、貝多芬、布魯克納。吉伯特近年來分別率不同的樂團到滬演出(紐約愛樂、德累斯頓、易北愛樂),均有出色表現。我個人特別欣賞這位“面有異相”的指揮,結構清晰,富有現代意識,賦予經典音樂勃勃生機,是一位開拓性的指揮家。

藝術節的一大宗旨是鼓勵新作品,10月23日,被稱為“中國新歌劇”的《畫皮》在東藝首演,這部由王爰飛編劇、赫維亞作曲、易立明導演、美傑音樂出品的原創歌劇,首次提出了“中國新歌劇”理念,採用民樂隊伴奏、京劇演員加盟等中國元素,結合西洋美聲唱法,別具一格,別開生面。《畫皮》取材于蒲松齡的聊齋故事,人物簡練,劇情集中,通過“借傘”、“還傘”、“玩傘”、“破傘”四折戲,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充滿張力,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持續生命力的原創歌劇,如進一步精益求精(如:現場感覺,用民樂隊伴奏,獨奏效果好於合奏,如何提升民樂合奏的完美度,還大有文章可做),將會在眾多的中國原創歌劇中脫穎而出。演出當晚,有一個細節令我印象深刻:為了便於觀眾瞭解這部原創新歌劇,主辦方為觀眾免費贈送了製作精美、內容周全的節目冊(甚至包括劇本臺詞),這在以往是很少見的。細節決定成敗,至少是錦上添花。

兩天后的25日,又一台英國作曲家喬治•本傑明的歌劇《切膚之痛》(半舞臺版)在上交音樂廳作中國首演。今年58歲的本傑明已是世界樂壇公認的一流作曲家,他的《切膚之痛》2012年在普羅旺斯-艾克斯音樂節世界首演,至今已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歌劇院上演,多次獲獎,這對新作品來說是難得的殊榮,因此,作為中國觀眾,幾乎能與世界同步欣賞到一流的新作,是非常幸運的。《切膚之痛》是一部超越了一般司空見慣的三角戀的故事,蘊含了深層次多元的人性內涵,理念前衛,寓意深刻。音樂上配器之新穎、精緻、細膩,堪稱典範。除了常規的西洋樂器,作曲家甚至在樂隊中配置了維奧爾琴、玻璃琴等在交響樂隊中難得一顯的樂器,營造了獨特奇妙的音響效果,又暗示了劇中故事發生的年代(十三世紀的普羅旺斯)。比如在女主人公傾訴衷腸時維奧爾琴的加入,臨近結尾時玻璃琴的妙曼演奏,顯示了作曲家精湛的技法和奇思妙想。

精神與人性的雙重啟示錄

文︰景作人

 

“布八”第一樂章是一個悲劇性的樂章,在這個樂章中,作曲家盡情展現出一種無序的紛亂和經過矛盾發展而產生的巨大精神蛻變。他採用半音動機和異型節奏,揭示了人間陰暗的思想紛爭與焦慮恐懼,表現出一種無解式的命運發展和極致的脆弱。樂章的中段和尾聲,當銅管聲部咆哮般的殘酷音型出現時,一種對上帝敬畏的祈禱感忽隱忽現,繼而悲劇性的高潮發展到了頂點,然最終它卻如同幽靈般慢慢隱退而去……

奧地利作曲家安東•布魯克納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位元奇人,對於他的一生,他的天才,他的偉大,世人曾有著太多的認知、論述和評價。布魯克納有著很多與眾不同之處,作為作曲家,他大器晚成,獨樹一幟;作為天主教徒,他虔誠專一,矢志不移;而作為世代偉人,他則是德奧音樂傳承的重要“橋樑”,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藝術上,都是這一偉大風格的時代“掌門”。

在許多人看來,布魯克納是一位另類作曲家,他性格內斂,大智若愚,一生習慣于安定的生活,創作上追求完美的境界。由於他是一位元天主教信徒,故作品中大多帶有濃郁的宗教色彩,他曾創作過三部《彌撒曲》,還有大量宗教合唱、《感恩頌》等,這些作品都是世界宗教音樂中的偉大經典。

布魯克納是舉世聞名的交響樂大師,他一生共創作過十一部交響樂作品,其中被編號的九部交響曲是其最高成就。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內涵深刻,哲理性強,常包含有對宗教的虔誠和對人性的反思,還有著對悲劇的揭示以及對幸福的企盼。

我個人對布魯克納始終懷有一種敬畏感,他在思想上的深邃和藝術上的博大令我欽佩不已。聆聽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對於我來說完全是一種精神方面的思想淨化,同時也是對大師肅然起敬的一份心靈感知。

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可以說是一個完整龐大的音樂哲學體系。他的第一到第九交響曲(包括零號交響曲),每一首都是帶有恢宏思想性和嚴肅宗教感的典範(當然也有民俗般的快樂與生活式的歡顏)。然而,他真正偉大的交響曲還是第四(浪漫)、第七、第八、第九(未完成),這幾部交響曲可以說是作曲家一生中在交響樂領域中的最高成就。而《c小調第八交響曲》,則是布魯克納全部交響曲中最完整、最成熟、最恢宏、最博大的代表作。

2018年10月24日,在第二十屆中國上海藝術節上,實力強勁的上海愛樂樂團和頗具修養的澳門樂團合二為一,在世界著名指揮家呂嘉的指揮下,于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隆重演出了布魯克納《c小調第八交響曲》。這場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我本人作為受邀嘉賓,在現場親自感受了作曲家這部偉大作品的神奇力量,同時也被指揮家呂嘉及兩大樂團的精彩表現所深深打動。

布魯克納《c小調第八交響曲》(以下簡稱“布八”)是作曲家所創作的最龐大的交響曲之一,亦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最突出的一部。“布八”在中國很不容易演出,原因是它過於艱難、複雜和龐大。此次上海愛樂樂團和澳門樂團的連袂上演,所列陣容十分龐大(110人左右),實屬一次硬實力的真正展示。

當晚7:30分,以兩支樂團所組成的超大樂團(以下簡稱“聯合樂團”),在呂嘉手中指揮棒的輕微擺動下,緩緩奏響了“布八”第一樂章的深沉引子。

“布八”第一樂章是一個悲劇性的樂章。
在這個樂章中,作曲家盡情展現出一種無序的紛亂和經過矛盾發展而產生的巨大精神蛻變。他採用半音動機和異型節奏,揭示了人間陰暗的思想紛爭與焦慮恐懼,表現出一種無解式的命運發展和極致的脆弱。樂章的中段和尾聲,當銅管聲部咆哮般的殘酷音型出現時,一種對上帝敬畏的祈禱感忽隱忽現,繼而悲劇性的高潮發展到了頂點,然最終它卻如同幽靈般慢慢隱退而去……

“布八”的第二樂章是諧謔曲樂章。
這個樂章富有自然的生活氣息,它不像第一樂章那樣富有豐厚的哲理性,而處處體現出質樸、親切的生活特點,音樂表現出作曲家人性化的本能心態和憧憬自然的內心願望。這個樂章中的旋律十分豐富,幾個相繼出現的主題彼此銜接碰撞,展現出一種寧靜的氣氛和扣人心弦的神秘意境(豎琴的輕輕撥奏)。

“布八”的第三樂章是一個龐大的柔板樂章。
這個樂章雖然很長,但音樂卻極豐富,結構也十分完美,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柔板樂章。我非常欽佩布魯克納能夠寫出如此“五光十色”的柔板樂章,在這個樂章中,他的配器技法精彩極了,其中木管聲部的重奏恰似歌劇重唱般優美,銅管聲部的演奏則似管風琴般雄渾……樂章中大提琴所演奏的主題激昂飽滿,非常動人。而小提琴演奏的主題則顯得富麗堂皇,生動鮮明。這個樂章的自由迴旋曲式結構非常巧妙,樂章進行中,各個主題與動機相互游離遞進,其效果顯得流暢自如,栩栩如生。
布魯克納在這個樂章中,表達了太多內在與外在的情感堆積,他將這個樂章寫成了獨立的交響詩,其中盡含著深邃的思想和複雜的情感、亦有著哲學式的理念和幻想式的追求。在這裡,他以音樂為擴大的傳聲筒,將自己內心的繁複思緒與精神寄託和盤托出。

“布八”的第四樂章是一首莊嚴的終曲。
它是一個龐大的,帶有總結性的樂章。在這個樂章中,布魯克納用音樂展現出龐大的戲劇性場面,如同瓦格納一樣,布魯克納也同樣揭示了英雄的性格與英雄的精神。然而更多的,他則利用音樂表現出對生命的渴望和對自然的留戀。他以天主教徒般的虔誠,大聲疾呼著對上帝的膜拜與崇敬,同時以憐憫的惻隱之情,展示了人間的殘酷和悲劇的慘痛。在這個樂章中,布魯克納以交響式的立體技法,賦予了音樂以“核裂變”式的表現幅度,將神界的莊嚴與人間的繁雜進行了鮮明的對比,並以眾讚歌式的輝煌,烘托出一個昇華的,無比燦爛的境界。

布魯克納真不愧是偉大的交響樂思想家,他在自己的交響樂作品中,無時無刻不在表現對神界的敬畏和對人世的憐憫,他的交響曲是複雜的精神體現,源自於貝多芬、舒伯特、瓦格納等人的德奧藝術靈魂。在我看來,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就是一部精神與人性的雙重啟示錄,它不僅具有藝術意義和文化意義,更具有先哲式的思想意義,而“布八”就是具有這些意義的典型作品。

當晚參加演出的兩支樂團都是我國頗具實力的職業樂團。上海愛樂樂團是近年來進步很快的職業樂團,他們平日裡以國際化的水準要求自己,在專業上和藝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該團正在勵精圖治,埋頭苦幹,為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一流樂團進行著不懈的努力。澳門樂團至今已成立了35年,該團從建團時起就嚴格按照職業化管理和運作,現已成為技術與經驗都相當均衡的職業樂團。當晚兩支樂團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支超水準的聯合樂團,這個聯合樂團精神面貌突出,演奏員們朝氣蓬勃,年輕有為,他們技術上精湛,經驗上豐富,在整體上體現出了超凡的氣質。

呂嘉當晚指揮聯合樂團,展現出了優秀指揮家的精神素質,他面對經典,鎮定自若,極為順暢地完成了九十分鐘的指揮。人們在現場看到,呂嘉的指揮從容不迫,激情四射,面對如此艱難的作品,他始終顯得胸有成竹,四個樂章一氣呵成,中間毫無懈怠和磕絆。我在現場觀察到,呂嘉指揮時在音樂控制上得心應手,完全沒有緊張和生疏的痕跡。而每當樂曲中的戲劇性高潮到來時(第一、四樂章),他都能夠以自身的激情將樂團全部調動起來,從而產生出排山倒海般的音樂效果。

聯合樂團中,弦樂各聲部的演奏非常富有戲劇張力,其中小提琴聲部的聲音堅實而富有穿透力,中大低聲部則有著獨特的音色表現,而大提琴聲部在幾個關鍵地方的歌唱性演奏(第一、三樂章),好似聖經湧誦一般的溫暖,其效果非常感人。聯合樂團的木管聲部可以說是整個樂團的“音色潤滑劑”,他們自如而諧合的演奏,為整部交響曲的聲部進行起到了流暢的銜接效果。聯合樂團的銅管猶如“鋼鐵洪流”一般,其威嚴的氣勢和壯觀的效果,令人無比的振奮和欣悅。而一些關鍵的獨奏段落(如顧聰的圓號獨奏等),則著實體現出國際一流的高水準。

此次“布八”的演出是一次大膽的突破性演出,對於上海愛樂樂團和澳門樂團來說,這樣的大膽突破是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壯舉,是在專業建設方面面向國際,瞄準世界水準的嘗試。今天,音樂會取得了振奮人心的成功,這是一個藝術上所取得的輝煌碩果。而對於上海愛樂樂團和澳門樂團的今後發展,今天的成功只是一個標誌和起點。

面向未來,更高的標準、更大的碩果,更輝煌的成績就在眼前,就在兩支樂團全體音樂家的奮鬥之路上。加強自信、開闊眼界、勤於實踐、勇攀高峰,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這兩支優秀的職業樂團,一定會取得令全世界感到震驚的巨大成就。

澳樂團赴滬演奏“布八”

文︰澳門日報特約記者謝意

 

澳門樂團與上海愛樂呈獻《C小調第八交響曲》

【本報特約記者謝意二十四日電】澳門樂團與上海愛樂今晚在滬圓滿呈獻了布魯克納巔峰之作《C小調第八交響曲》。這是繼第三十二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出該曲目之後,指揮家呂嘉率滬澳“聯軍”移師上海國際藝術節,向觀眾闡發“布八”深邃的藝術內涵。

布魯克納被喻為貝多芬的再生,如果說貝多芬已攀越交響曲式的巔峰,那布魯克納則是巔峰上賦予它的神聖之光。布魯克納所作的九部交響曲和三部宗教合唱,是德奧系音樂作品的最高成就之一,交響曲中尤以後三部最為成熟完美,其中又以“第八”為代表。

澳門樂團公關經理汪加坦承,正是看好該團近年來在海內外音樂人才引進、年輕樂手層出不窮的特點,澳門樂團欣然與上海愛樂攜手演繹“布八”,這將為兩地音樂文化交流史留下佳話。

只重技巧非藝術家

澳門樂壇抵滬之後立即與上海愛樂樂團匯合,投入“布八”的排練計劃。記者探班時目睹呂嘉不時用中英文進行講解,無論是弦樂組、木管組,還是銅管組和打擊樂組,他對每個演奏部的細節悉力調教,多次示意演奏員不能“走過場”,要用激情去表現每個聲部。用呂嘉的話說:如果只注重演奏的技巧,而忽略作品要表達的內涵,那麼你最多不過是拉琴的匠人,而非藝術家。

隨着呂嘉魔棒揮動,由沉穩的低音弦樂應聲開場,帶出很懾人的木管聲……“布八”除磅礴氣勢外,有幾處短暫的豎琴聲格外突出,這是布氏所有交響樂作品中唯一安排頗具色彩性的樂聲。豎琴聲雖然都不到一分鐘,但其清脆的蕩漾聲卻給第三樂章的柔慢風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再經溫厚的弦樂烘托,象徵天國升起的景象,彷彿聽見布氏用緩慢的低音弦樂在傾訴與懺悔。今晚樂團一氣呵成演完四個樂章。演罷觀眾報以熱烈掌聲久久不願散去,呂嘉連續返場三次向觀眾鞠躬致謝。

向滬人民展澳藝術

澳門樂團總經理曹偉妍說,一直以來,布魯克納的音樂作品甚少在亞洲地區公演,今晚的成功演出向上海人民展示了澳門的文化藝術成就,同時深化兩地的合作及文化發展,有效促進雙方的音樂藝術交流。未來,澳門樂團將繼續肩負“文化大使”的角色,以音樂積極向外推廣澳門文化。

大師氣勢下 更見高昂的團隊自信

文︰李秋玫

 

澳門樂團成立於1983年,經過擴建編成為中小型樂團,在來自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樂手共同努力之下,在今年9月開季音樂會後,正式邁入創團的第35年。從印在樂季手冊上「樂團35・奏響全城」的主題,再翻閱節目內容──跨界、歌劇、巡演等豐富多元的演出以及邀演的知名音樂家,可以看得出樂團如虹的氣勢。

事實上,從開季首場音樂會「道格拉斯的拉赫曼尼諾夫」曲目安排,便可解讀樂團的企圖心。因為雖然標題挾帶鋼琴大師的名氣,然而選擇的是作曲家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而並非是較為通俗的第二或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顯示選曲不以票房為取向,而是試圖將更多焦點放在樂團詮釋上。下半場挑選的《天方夜譚》,更是一首能夠讓樂團各聲部都能展現實力的好選擇。兩首俄國風味的曲目加上柴科夫斯基大賽得主的鋼琴家貝瑞・道格拉斯(Barry Douglas)的邀約,在在顯露出樂團在開場節目的精心設計。

獨奏、指揮與樂團三方契合
拉赫曼尼諾夫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鋼琴音樂不僅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鋼琴協奏曲更體現他對於創作上縝密的構思。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寫於學生時代,雖然多年後經過修改,將早期不成熟的部分轉化得更為簡潔、更充滿活力,只不過是他的第二、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光芒太過耀眼,使得第一號始終處於這兩部作品的陰影之下。但要說拉赫曼尼諾夫修改這部作品,毋寧說他幾乎是重做,因為各個樂章更動的幅度不但龐大,整個結構也徹頭徹尾重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作曲家在各類因素累積後所創的一部「升級版」作品。即使相較下並不那麼知名,但仔細分析就能發現鋼琴的音色特質以及艱困的技巧巧妙結合,曲風雄健恢弘優美富有浪漫氣息,與濃厚的俄國民族色彩相得益彰,不失為一部傑作。

樂曲一開頭,樂團與鋼琴家齊聲同下,緊接一長串的序奏隱約與樂團相互抗衡,如此完美的啟幕就已為整首樂曲奠定了好的基礎。相較於一般外顯型,或者演奏所謂「浪漫」風格的鋼琴家,道格拉斯的處理較為內斂理性,肢體動作不大。演奏時身體僅隨著旋律起伏,並不刻意濫情地做擺頭或甩手的動作,反而讓人能夠更聚焦在音色、線條,享受高超的技巧讓指下音符輕鬆駕馭。整體上的表現,道格拉斯並不以明星式的風采與浮誇的形象,而將情感專注在音樂上,實屬難得。而或許是鋼琴家經常領銜自己創立的「愛爾蘭室內樂團」演出協奏曲,自己同時擔任鋼琴獨奏與指揮的角色,因此對於樂曲的詮釋、樂團與指揮三方的默契調配明顯比僅以獨奏事業為主的鋼琴家來得游刃有餘。
對比於道格拉斯的沈著,指揮呂嘉則是聚精會神地投入,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在樂團與獨奏家之間搭建完美的橋樑,手勢並不講究華麗而是清楚地表達,在音樂性與熱情上拿捏得恰到好處,有時甚至適度放手讓樂團自由發揮。有趣的是,指揮不但表情豐富,沈浸在音樂中的自然反應如跺腳、掀譜聲、在第二樂章鋼琴獨奏慢板樂章抱胸隨著音樂晃動,甚至在下半場一邊指揮一邊不自主地跟著旋律哼唱等等…….跟著明顯的鼻息聲感受每個樂句的換氣呼吸,可說是做為樂迷聆樂之外,視覺的番外篇章。

以樂團作為主角 各顯實力
在俄羅斯的世界裡,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是使用管弦樂法最傑出的作曲家,他不僅擅長樂器音色的調配,對於管弦樂的語法運用更為精妙,而他的《天方夜譚》,正可說是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在開季音樂會中選擇這部作品,不僅能夠讓團員們能夠有獨自大顯身手的機會,也讓人感受到以樂團本身為主體的潛在意義。
《天方夜譚》整部作品雖然由四首樂曲組成,然而許多音樂學者並不認為它是一首帶有四個樂章的交響曲。原因在於每首樂曲具有單樂章、故事性、並且各有標題的條件,因此傾向將它歸於由四首「交響詩」串連起來的組曲。不過雖然樂曲各有主題動機扮演不同角色,並且利用俄國民謠與異國情調為素材妝點,但卻從未將創作框架在敘事線條上,反而是提供更寬廣的想像。因此指揮必須要抓住作曲家的精神意旨、音樂織理以及舞蹈律動等等元素,才能夠將整部作品詮釋得當。例如第一首的第一個主題,五秒鐘左右的一段音樂寫成後面十分半鐘(幾乎占整曲四分之三)的樂曲,這其中的開展與鋪陳相信呂嘉有相當程度的理解,才能掌握得宜。

尤其是第二首,音樂材料很單純,但是作曲家在配器上的運用相當微妙。特別是在樂譜上作曲家標示著「宣敘調」的字樣,因此整段主題在不同樂器音色以及音域中轉換之外,更有單一樂器與樂團間的對峙與拋接。由於節拍自由又時時變化,因此考驗著指揮的功力與獨奏樂段成員們的能力,特別是在張力上的維持不甚容易,因為若有閃失,則功虧一簣。當晚呂嘉盡力靠近樂團,有時甚至站到了指揮台的邊緣,反握指揮棒用手指表現更細膩的指揮動作,而樂團從低音管、雙簧管、大提琴、長號、小號、弦樂,包括豎琴、長笛、小提琴、法國號……每一位都有漂亮的發揮所幸在指揮的引導下,表情、層次的銜接都值得嘉賞。

整首樂曲,最吃重的角色就是可說是樂團首席了,因為作品中有太多主題動機需要他擔綱,而由於樂曲的進行常是這些主題動機的延續發展,因此完整並且忠實地詮釋是必須的。的確,演奏《天方夜譚》時,首席的工作幾近於小提琴獨奏家的份量,但畢竟不是協奏曲,仍應斟酌與樂團間的平衡。然而當晚從一開始,首席便表露濃厚的個人特色,在肢體上,有時刻意轉向觀眾或樂團,有時突然蹲立起來,到第三首甚至忘情到幾乎躺在椅子上,動作之大影響了音樂做為聽覺藝術形上的美感,也打斷樂曲整體營造的氛圍。即使用意在增強音樂上的表現力,但許多主題樂句的詮釋方式卻令人費解之外,技巧上過多的失誤、破綻以及音準的不穩定聽來令人心驚。讓想像作品由小提琴化身主人翁,獨自在優美靜謐的夜裡娓娓道來的期待大為落空。

幸虧呂嘉對節目別出心裁的規劃加上團隊的凝聚力,讓樂團在演奏經典樂曲的同時也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常言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單獨劃分每一秒沒有特別的意義,重點的是過程以及如何相互銜接才是核心。團隊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場又一場的好節目,相信熱鬧的開季是一個好的開始,樂團亟欲傳達的美好,會像這場節目的「故事」一樣,一場一場地說下去。

澳門音樂季閉幕盛宴

文︰周光蓁

 

承澳門樂團邀請,上週六躬逢其盛,渡海出席樂季閉幕音樂會,除了一聽久違了的澳門樂團之外,亦親身感受一下這座文物古蹟與賭場食肆分庭抗禮的昔日東西文化碰撞的橋頭堡。難得一見的是新馬路這條主動脈因地下基建工程而變成臨時單行路,路面交通頗受影響。無車可乘之餘,從議事廳漫步到鄰近港澳碼頭的文化中心,行程間駐足觀賞多個景點,包括先父設計、興建的舊法院大樓,門前高高掛上「中國與葡語國家藝術年展」紅布條,給灰色建築添上新色彩。

音樂會準時八時開始,但在此之前一小時,樂團為樂迷舉行講座,介紹當晚演出的唯一作品:《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而主持講座的,正是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呂嘉。經過答問環節後,我有機會與上任剛剛十年的總監作簡單訪談,首先是關於澳門樂團排練《貝九》的情況。「我們樂團一直都是以德奧作品作為訓練曲目,因此對貝多芬的音樂語言,大家都很熟悉的。我們樂團成員非常國際化,跟香港管弦樂團差不多。我也演過這個作品多次,包括在北京指揮我兼任總監的國家大劇院樂團,此外在歐洲也演出多次。」

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台上所展示的音樂實力,可以說是澳門版本的兩岸三地組合,即:澳門樂團各成員、原籍上海的指揮以及四位南下的獨唱家,還有由七十五人組成的台北愛樂合唱團。但音樂語言就像呂嘉所言,是比較接近德奧風格的。而高居台右側的比利時籍定音鼓手以剛勁聲量勾劃出的線條,則又帶有意大利歌劇的味道。

澳門樂團逾六十位成員名單中,意大利籍首席Paolo Morena曾出任多個樂隊首席,其中不乏歌劇院樂隊。香港出生、台灣長大的巴松管首席容正先自少留學意大利學習音樂,她與呂嘉合作早於他們先後加入澳門樂團。據不完全統計,其他成員來自俄羅斯、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捷克、匈牙利、南韓等國家,人數最多的中國大陸樂師,相當一大部分都是留學英、美、德、奧等地海歸派,其中大提琴樂師張太陽更號稱為顯赫的萊比錫布業大廳樂隊首位華人成員,這較他在港樂同樣為前萊比錫樂團中提琴成員在樂季結束前夕被勒令開除的命運好得多。

從樂隊整體聲音來看,呂嘉主政澳門樂團十年,通過針對性地招聘各聲部成員,有意識地構建自己想要的聲音。例如個別樂師乃呂氏兼任國家大劇院樂團總監的成員以至聲部首席,南下加盟澳門樂團。難怪呂嘉指揮若定、氣定神閒,著名《歡樂頌》合唱加入時,更是得心應手,展示出指揮歌劇的功架。

樂隊從一開始演奏那段十六小節引子,弦樂在銅管籠罩下拉出朦朧微弱的顫音,奏出有若盤古初開的氛圍,同時帶著一絲絲不祥預兆,接著漸強推進強勁全奏,一吐烏氣,過程演得有板有眼。到了樂章中段自由賦格部分則稍為平淡保守,那本是聲部之間「鬥爭」段落,可以更為激烈。呂嘉處理這首作品似乎以平穩為主,各聲部鮮有表現出強烈的性格,唯一的例外是定音鼓,所敲定每一個音都頗為突出,喜歡鼓聲的聽眾應該會感到滿意。

第二樂章諧謔曲,樂團處理得乾淨俐落,節奏暢順,各聲部糅合得天衣無縫,奏出細膩樂感。其中長號首次亮相的音符,自然得像無縫交接。

歷來演出《貝九》一個老大難,是如何安排四位獨唱在樂章之間進場,而又不引起掌聲以防打斷音樂的連續性。這次演出可謂提供了一個相當理想的做法。第三樂章開始前,讓樂隊調音,過程中獨唱者進場,各人就位後,調音完畢,演奏繼續。

樂章提示為「很慢如歌的柔板」,呂嘉與樂隊的歌唱性更強,幾乎唱出猶如馬勒的窩心慢板,讓人陶醉不已。中段圓號獨奏沒有跟隨貝多芬指示由第四圓號吹奏,而是由表現穩健的首席吳天遐負責,無傷大雅。

第三樂章在悠悠長音結束後不間斷地直接進入《歡樂頌》,樂隊明顯對音樂非常熟悉,尤其是著名主題,反覆演奏三次後,極為嚴謹地推進,為聲樂的進入作鋪排,男低音關致京亦接的很好,只是聲音有點弱,可能獨唱站在樂隊後與合唱團前之間位置,距離較台前遠。女高音宋元明、女中音牛莎莎、男高音石倚潔也顯得音量不夠。但合唱團卻聲音飽滿,而且全部背譜,以純德文唱出席勒的詩句,成為亮點。最後樂隊以雄渾音色衝刺,震撼全場,為樂季畫上輝煌的句號。

濠江奏響美國聲

文︰楊偉傑

青年指揮家廖國敏,早年在香港演藝學院接受鋼琴訓練,其後赴美專攻指揮,並在2014年的史雲蘭諾夫國際指揮大賽中勇奪多項大獎,自此邀約不斷增加,近年活躍在港澳以及國際舞臺上。2月24日晚,澳門樂團再次邀請廖國敏執棒。適逢是美國音樂大師萊納德‧伯恩斯坦誕辰100周年,音樂會也以此為主題,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呈獻一場以他的作品為主的音樂會。

上半場一連三部伯恩斯坦作品《老實人》序曲、《在小鎮上:三個舞曲插段》以及芭蕾舞劇《自由想像》組曲。文質彬彬的廖國敏,在臺上激情澎湃,活力四射。這幾首作品都是風格突出,把古典與爵士樂融合,相當容易討好觀眾。樂團由原來六十餘人的雙管編制擴大成為八十多人的樂隊,在極短時間的磨合期下也得到不俗的演出效果,銅管與木管聲部的表現尤佳。廖國敏時刻沒有放過任何一個音樂細節,肢體動作豐富,指揮動作清晰,掌控樂隊的能力也甚高,對於樂曲複雜多變的節奏與織體均能夠較好地駕馭。

整場唯一一首非伯恩斯坦作品就是在下半場開首,喬治‧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由廖國敏邊彈邊指。樂隊經過上半場的暖身後,融合度更上一層。廖國敏需要兼顧演奏與指揮,但樂隊集中度很高,高度配合鋼琴的演奏。指揮偶而給出的一些細微指示,樂隊也能心領神會。廖國敏的鋼琴演奏則傾向乾淨清晰,琴音顆粒分明。大軸的《西城故事》交響舞曲更是刺激熱烈,廖國敏的指揮全然放開,大開大闔。樂隊在他的推動下相當出彩,各聲部都給力演奏,把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作為一位三十多歲的年青指揮家,廖國敏擁有良好的專業音樂訓練與藝術素質。指揮大賽的獎項令他一躍而進入了國際演藝舞臺,大量與職業樂團的合作機會讓他有了許多的藝術實踐與歷練。以目前的勢頭來看,廖國敏成為華人指揮中佼佼者,指日可待。

新曲新人唱新聲,圓滿收官一樂季 (下)

文︰代百生

 

三位歌者在樂池旁邊搭建的小舞台上表演,美中不足的是都使用了譜架看樂譜演唱。序奏中弦樂與銅管形成躁動不安的極不協和音響,似乎是不祥之兆。歌唱開始時,扮演商人的男中音咬字發音略顯生硬,但很快,歌者在樂隊音響的帶動下演唱漸入佳境。特別印象深刻的有兩個段落:一是商人向公爵之子高價推銷布匹時,樂隊音響襯托商人的三寸不爛之舌,起伏跌宕,將商人的市儈嘴臉刻畫得栩栩如生;二是公爵之子與商人妻子互訴愛意時,男高音與女高音柔情蜜意的對唱,聽得人恍如隔世,如品愛的甘醇。難怪商人妒火中燒,要決鬥以維護男人的尊嚴。

整部歌劇作品中,樂隊部分尤其精彩,半音化的和聲語彙和豐富的樂隊配器,以音響的不諧和與刺激性以及音色的各種變化組合,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澳門樂團的演奏精彩到位,對歌者的表演與劇情的推動起到了非常恰當的作用。全曲的音樂風格具有很多“晚期浪漫主義”的風格特徵,這正是作曲家生存的年代以及作品創作時期(一九一七年)的整體特徵,同時期音樂大師雲集,例如馬勒、理查斯特勞斯以及創立十二音體系的勳伯格等。或許大師的光芒掩蓋了哲林斯基的才華,這位作曲家多年以來未被重視,一些傑作也難於上演。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隨着人們對馬勒音樂的關注,哲林斯基也開始受到國際樂壇的矚目。人們重新認識他在音樂歷史中的地位,認為他的一些作品體現了作曲家將個人風格融入到二十世紀音樂風格變化之中的努力,“他從不過度表現自己獨有的音樂語彙,也不隨眾追逐現代主義,可他的音樂卻如此令人着迷”。這無疑對藝術的多樣性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或許這正是呂嘉先生刻意挑選這部對澳門乃至亞洲觀眾而言尚“新”的作品演出的原因。

走出劇院,音樂還在腦海中迴盪,也激起若干思考。演出如此精彩,但現場的上座率並不太理想。據我所知,澳門樂團去年七月已經公佈二○一六/一七樂季的演出安排,該場演出作為樂季閉幕無疑是重頭戲,演出前一個月新聞媒體也全方位報道,演前宣傳不可謂不力;澳門應該不缺古典音樂的觀眾,這從每年澳門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以及其他一些大師級別的演出常常出現一票難求可以得知。此次演出的現場上座率不高,或許是該場演出大膽選擇了大眾不熟悉的“新作品”與歌唱“新人”,缺少吸引力所致?但正如呂嘉先生在演前導賞中所言,作為政府公立專業樂團,我們不能只演市場熟悉的名作,也要適當推介新作品推出新人,這彰顯了一個音樂家以及一個優秀的藝術團體對音樂藝術的虔誠,以及努力以豐富的優秀音樂作品繁榮社會文化生活的社會責任擔當。是的,澳門樂團近年來的演出水準愈來愈高,完全可僅以名曲、大師吸粉與提高票房。但設想如果音樂舞台常年是那些經典作品以及老面孔的大師,音樂藝術如何能推陳出新?作為觀眾的消費者,如果常年只能欣賞那些熟悉的作品與音樂家的演出,是否會覺得厭倦?就像我們日用的飲食,再美味的菜品,反覆吃多了也會逐漸失去吸引力,人們需要也樂於不斷嘗新來刺激味蕾與改善生活品質。音樂藝術作為人類的精神食糧,其實也同理。因此,作為觀眾的文化藝術消費者,是否也要適當拓展興趣範圍,勇於接受新作新人呢?倘如此,個人的藝術欣賞品味必將得到提升,社會的藝術生活必將更為繁榮多元。

無論對澳門樂團精心設計本場演出作為二○一六/一七樂季的閉幕重頭推出新作新人,還是對現場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我都願意為之大大點讚,是謂“新曲新人唱新聲,圓滿收官一樂季”。

新曲新人唱新聲,完滿收官一樂季 (上)

文︰代百生

 

澳門樂團二○一六/一七樂季閉幕音樂會的廣告早早出來,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所選的兩套曲目——馬勒的聲樂套曲《旅人之歌》與哲林斯基的獨幕歌劇《弗羅倫薩悲劇》,據我所知在澳門應該還從沒有上演過,尤其是哲林斯基的歌劇,我連唱片音響都沒有聽過,對我而言,這兩曲可謂“新曲”。做了網絡搜索與學術檢索,居然中文世界裏很少有哲林斯基以及這幕歌劇的訊息,倒是一些文字饒有興趣地介紹馬勒與哲林斯基兩人作為同時期生活在維也納的作曲家的特殊關係——一個名叫艾瑪的才女,曾是哲林斯基的學生也是哲林斯基愛戀的對象,卻最終選擇嫁給了馬勒,這成為哲林斯基一生無法釋懷的沉重打擊。《弗羅倫薩悲劇》的劇情是關於愛情與背叛,嫉妒與謀殺,是否作曲家以音樂表達難以釋懷的“心聲”?馬勒的《旅人之歌》據說某種程度上也暗含一定的作曲家自傳色彩,表現了他當時複雜的心情。這些音樂史的軼聞與澳門樂團此番將這兩位“情敵”作曲家的作品放在一場演奏的設計,可謂調足了俺的好奇心——這,該讓觀眾經歷一種怎樣的複雜心態,對愛與死獲得一種怎樣的認識?

再看參演的聲樂藝術家,三位韓國、一位美國的年輕歌唱家,恕我孤陋寡聞,也是沒有聽說過的“新人”。聲樂套曲與音樂會歌劇的表演,無疑歌唱者是絕對的主力,這些“新人”的表現將會如何?澳門樂團這些年已經與眾多的大師級音樂家合作成功演出,此番推出“新曲”“新人”,是否有點冒險嘗試的意味?

新曲新人唱新聲,音樂會未開演,我已充滿了期待。

七月廿九日晚,音樂會如期上演。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與欣賞這部歌劇,澳門樂團特意安排了樂團藝術總監與指揮呂嘉先生在演出前一小時做了歌劇導賞講座。我也早早到場洗耳恭聽。呂嘉先生風趣幽默,將歌劇所表現的愛恨情仇與音樂的關聯娓娓道來,並通過之前國外演出的歌劇版本的視頻片段“劇透”,讓講座現場的觀眾對歌劇內容有捷足先登的了解。作為澳門樂團的藝術總監,呂嘉先生還坦陳了設計規劃這場音樂會的目的:今年是《弗羅倫薩悲劇》誕生一百周年,這部歌劇也是他一九九一年擔任意大利歌劇藝術總監時執導的第一部歌劇,他很希望借此百年紀念契機將這部歌劇引入介紹到澳門。他說這應該是這部歌劇在整個亞洲地區的首演,澳門樂團作為特區政府的公立專業藝術團體,除了要演大家熟悉的作品,也要推出一些新作品,尤其是有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但較少被演出的代表性作品,《弗羅倫薩悲劇》就是一部。

音樂會開始,馬勒《旅人之歌》優美的樂聲響起,指揮的動作如優雅的舞蹈,豐富的肢體語言如同對音樂的“圖解”,引領觀眾隨着音樂的變化經歷一場情感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這部開創管弦樂伴奏人聲先河的聲樂套曲,此前我聽過錄音,也曾研讀過德語歌詞,因此得以專注於現場的音樂詮釋。開始,樂隊營造了一種活躍的節慶氣氛,但歌唱者卻表情凝重,唱出的旋律陰鬱,與樂隊形成鮮明的對比,正如第一曲的曲名《心上人的婚禮日》,可惜新郎不是我,痛苦的心情實在無以復加;第二曲中玲瓏剔透的木管與輕盈的弦樂,交替與人聲演唱疊加而充滿田園氣息,音樂開始歡樂繼而憂傷,畢竟無論清晨的田野多麼美麗,快樂的日子永與我無緣;第三曲中銅管聲部無疑擔當起主角,從弱音的緊張不安到強奏的尖銳悲憤,似失戀者生無可戀的痛苦與絕望的極度宣泄;終曲中定音鼓塑造了無奈的沉重腳步,歌聲浸透着迷茫與感傷。“我知道生命的苦痛已經遠去,一切又將美好”,一個失戀者漫無目的地遊蕩,慰籍與希望、痛苦與絕望,各種複雜的心情在歌詞與音樂時而貼切模擬時而反襯對比的音響交織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刻畫與表現。

簡短的中場休息後,音樂會歌劇《弗羅倫薩悲劇》開演。歌劇的故事情節其實老套簡單,關於愛情與死亡的永恆主題,講述一位市儈商人外出經商回來,發現妻子與公爵之子有染,起初商人看似不在意,趁機向公爵之子高價兜售自己的布匹,但在懷疑質問妻子時遭到了妻子的蔑視。氣憤之下的商人向公爵之子發起挑戰,並殺死了他。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夫妻二人相抱互問:為何你從未告訴過我你如此強壯?為何你從未告訴過我你是如此美麗?這個夫妻二人重歸於好的美好結局似乎不同於莎翁愛情戲劇慣常的悲慘結局,也給這幕悲劇帶來一抹神秘的新意。這一獨幕歌劇只有三位角色,即商人及其妻子以及公爵之子,樂隊卻龐大,動用了交響樂團的所有聲部。

塞翁失馬 – 復活節音樂會

文︰朱振威

澳門樂團 復活節音樂會

 

澳門樂團今年原本以《彌撒曲》為題的復活節音樂會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就宣傳邀得台北愛樂合唱團再度訪澳,由樂團音樂總監呂嘉指揮布魯克納《F小調第三彌撒曲》,豈料先在三月二十八日宣佈呂嘉未能演出由廖國敏頂上,再於四月七日宣佈曲目更改為一系列小品,也確認了台北愛樂合唱團不會赴澳。結果一心以為繼2011年復活節音樂會上演布魯克納《E小調第二彌撒曲》後可以再看「呂嘉X澳門樂團X台北愛樂」演第三彌撒曲的機會就此落空。正當台北愛樂合唱團如期在四月十日在林勤超指揮下演出了同一曲目且頗見好評,更覺惋惜。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門票上仍然寫有原來音樂會標題《彌撒曲》,不過場刊上並不復見。轉陣後的曲目似乎以輕巧為主,五首作品(連加奏在內六首),有兩首弦樂作品,一首管樂作品,餘下的才是全團上陣的管弦樂。

音樂會以巴伯《弦樂慢板》(澳門樂團譯《為弦樂而作的柔板》)開場。這首弦樂隊作品本源自作曲家的弦樂四重奏(作品11),首演近八十年,幾乎成了悼念逝者場合或節目中最熱門曲目,如此背景下,在復活節音樂會作開場,卻又頗見契合。廖國敏的處理大方流暢,適中的速度並沒有大灑狗血。淡淡哀愁,令人沉思而又點到即止。在玫瑰堂的殘響幫助下,弦樂音色豐滿華麗,甚是享受。第二首作品是艾爾加《E小調弦樂小夜曲》。廖國敏維持輕盈的處理方法,一開始中提琴的引子「sf」及斷奏都是蜻蜓點水,隨後作曲家的大量swell也是處理得克制,是一個精緻而冷靜的演出。

演奏者換場,接下來的是古諾《降E大調小交響曲》。稱之為《小交響曲》是因為編制與篇幅俱小。這部為木管而作的作品編制是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管、圓號各兩支,再加一支長笛,如此編制既因為作曲家在1885年創作時是為了長笛演奏家Paul Taffanel及他的管樂組合而寫。古諾作品中的輕巧自在,在廖國敏的指揮下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玫瑰堂的音響不利低音而強調銅管的特色在全弦樂演出時尚可接受,未有大影響,可是在管樂合奏則帶來困擾。長笛、單簧管及雙簧管聲音都能恰當傳遞,然而巴松管的低音聲部卻一直出不來,最嚴重的時候如第三樂章,一個依次為巴松管、單簧管、雙簧管、長笛輪流進入的段落,聽覺上卻似是由單簧管開始。更不用說圓號長期覆蓋巴松管,當晚演出圓號與巴松管分別在舞台正中靠左及靠右,位置上算是勢均力敵,也許在樂手位置上再花心思演出會有更佳聲部平衡,讓九位演奏出色的樂手可以完整展現樂曲的魅力。

弦樂手加入後開始最後的聲樂作品,由四位原訂在布魯克納擔任獨唱的韓國歌唱家擔綱演出。舒伯特《聖母經》(Salve Regina,D.676)由女高音洪珠英獨唱。洪氏聲音有著典型歌劇演員的力量,但同時有精緻幼細的甜美音色,而且顫音控制得宜,聽得舒服。只是偶然音準稍有偏差,未能完全融入和聲。

莫扎特《安魂曲》(也算是《彌撒曲》吧……音樂會終究沒有離題)兩首選段。〈號角響徹四方〉(Tuba Mirum)由男中音孔炳宇獨唱,長號獨奏則放在教堂樓上近舞台位置,無論聲響上及視覺上皆是聰明的安排,雖然長號與舞台上的樂隊及獨唱個別地方稍有時間差,惟對整體影響不大。孔炳宇音量十足,只是聲音略嫌粗魯,吐字亦不夠清晰,這與玫瑰堂的音響特性不無關係。而在全隊管弦樂團演奏時,樂隊的低音聲部也比之前的曲目來得混濁。到四重唱的〈慈悲的耶穌〉(Recordare),新加入的金正美雖說是女中音(mezzo-soprano),但低音的厚重可媲美正宗的女低音(contralto),只是吐字方面與孔炳宇同樣傾向含混。還好男高音金石喆的表演帶來驚艷,他有著極具穿透力且帶光澤的音色,唱來也聲情並茂,是當晚四位獨唱家中最令人滿意。

加奏了一曲巴赫《善牧羊群》(史托高斯基編曲),不知此安排是否廖國敏從費城樂團去年亞洲巡演得到靈感?此曲不少段落讓木管表現實力,澳門樂團木管聲部樂手也不辱使命,奏得漂亮。

臨時轉陣,失去經典鉅構,至少穩打穩紮的廖國敏與澳門樂團仍為一眾觀眾帶來一個輕鬆愉快的晚上——歡呼與起立致意的觀眾已說明大家都非常享受。說到底,仍是美事一樁。至於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台北愛樂合唱團與澳門樂團合作?從當晚見到包括杜黑與古育仲一眾台北愛樂要員抵澳出席音樂會,想必後會有期。

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澳門樂團演出回悠長

鋼琴家萬捷旎與樂團在演奏中。

左馳

4月2日晚,在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的率領下,澳門樂團登台深圳音樂廳,共饗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盛舉。

當晚的音樂會以此次音樂季組委會約創作的青年作曲家鄭陽作品“遠去的桅杆”作為開場。作品一開始,澳門樂團小提琴聲部的弱奏一出聲,便讓筆者為之一震,作品的意境在開篇就被烘托到位。縱觀這部時長約13分鐘的首演新作,可見澳門樂團負責低音鼓演奏的女打擊樂手情緒高漲,其身上所流露出的藝術專筆度,令人肅然起敬。在筆者看來,鄭陽的這部新作品似乎有點斯特拉文斯基音樂風格的烙印,音響效果上看似凌亂無序,實義火力全開。筆者註意到,不同於慣常交響樂團當中的定音鼓首席,當晚澳門樂團的定音鼓首席在擔當本作的定音鼓演奏以外,還同時兼顧到鈴鼓以及架子鼓的演奏.13分鐘“遠去的桅杆”的音樂推進自然,所創造出的音響效果豐富多彩,絢爛多姿,整曲聽後後叫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音樂美感。

當晚音樂會上半場的第二首作品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由旅德青年鋼琴家萬捷旎擔當鋼琴獨奏。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常被拿來與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的同名作品並舉,兩者皆是西方古典音樂浪漫主義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同類型作品。當晚,一襲酒紅色露背長裙的萬捷旎一出場,便展現出高貴典雅、雍容大度的氣質。 “95後”的她在演奏上嚴謹沉穩、觸鍵自然靈動,音色細膩流暢。在呂嘉的執棒下,台上澳門樂團的演奏音響相當節制,在音樂上留予獨奏家異常廣闊的施展空間和發揮餘地。作品第一樂章的華彩段落,萬捷旎鋼琴獨奏的音樂推進從容不迫、錯落有致。要知道,格里格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儘管在鋼琴演奏的硬技術要求上並不算太高,可是如果想要在鋼琴獨奏的部分做到真正出彩,卻也絕非易事。

在筆者看來,澳門樂團的長笛聲部首席翁斯貝格外搶眼,作為柏林愛樂樂團樂隊學院的前學員且參演過柏林愛樂樂團樂季音樂會的她,實力確實不容小覷。與之相仿的,還有樂團的雙簧管聲部首席開賽,這兩位澳門樂團木管聲部的首席並駕齊驅,成為了當晚整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除此以外,澳門樂團的整體弦樂聲部亦是素質過人,銅管聲部的音色更是光輝閃亮,其中尤以圓號聲部為甚。六七十人兩管編制的澳門樂團,雖然作為一支職業交響樂團,相比動輒三管編制的大樂團,在團員人數上不佔任何優勢,但澳門樂團在音樂的表現上卻有著“小而精”的藝術特點。這種“小而精”的音樂特點,被澳門樂團在當晚的音樂會上展露得淋漓盡致。

音樂會下半場開場的科達伊《加蘭塔舞曲》是典型“波西米亞風”的匈牙利狂想曲式。匈牙利、羅馬尼亞一帶的東歐國家尤其盛產各式民族舞曲,這一地區的民間舞曲音樂素材甚多。根植於這些民間舞曲音樂,造就了不少畢生致力於蒐集這些素材,繼而用於自身音樂創作的匈牙利作曲家。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作曲家科達伊便是這當中傑出代表之一。 《加蘭塔舞曲》作為科達伊運用波西米亞民間舞曲音樂素材綜合創作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古典音樂演出的舞台上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簡稱“德八”)與其《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一樣,被並稱為他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德八”是全世界範圍內上演頻率最高以及最受觀眾歡迎的交響曲之一,同時也是作曲家所寫就的作品當中“波西米亞”風格最突出的一部。

音樂會的正式曲目演出結束後,三度返場謝幕的呂嘉,又重新站上指揮台,執棒澳門樂團把剛剛才演奏過的“德八”第三樂章的末尾部分又加演了一遍。本該是輝煌作結的“德八”,被呂嘉賦予了一個纖柔舒緩的尾聲加演,也讓整場音樂會有了一個愈發回味悠長的終曲……

鋼琴邂逅《初見愛麗絲》

評澳門樂團《初見愛麗絲》
文:洪思行

在香港,西九故宮爭議聲不絕,對筆者來說,最關心的是說好的音樂中心會否建成。畢竟香港表演場地長期不足,而有良好聲響設計的場地更是付之闕如,需知道古典音樂演出很講究聲響設計,缺乏這方面的輔助,好的音樂都會大為失色。年初在澳門舉行的《初見愛麗斯》便反映了聲響設計的重要。

 

這場音樂會的亮點是德日混血女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該位外表甜美的音樂家現在於樂壇中備受注目,而且她勇於嘗新,曾跨界跟冰島著名音樂人Ólafur Arnalds合作推出專輯《The Chopin Project》。同時她還有自己的設計品牌,讓她散發出與一般古典音樂家不同的時代感。

 

該晚演奏的全是舒曼的作品,打頭陣的是《格諾費瓦》序曲。音樂會在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內舉行,這個能容納五百人的場地其實主要是用來播放電影,因此聲響設計很差,聲音很乾,基本是沒有甚麼迴響(reverb),聽到的音樂是直接從舞台上傳來,是一種沒經飾潤的聲音。在這情況下,當樂團在樂句間停下時,場地立刻「dead air」。一些平常聽不到的情況也表露無遺,例如弦樂組轉弓不整齊便很明顯。撇除場地所帶來的問題,澳門樂團的吹管部有點慢熱,未進入狀況似的。樂師們大體上做到指揮的演繹指示,所以能營造出相應的氣氛,樂部之間的對答也清晰。

 

接下來是愛麗絲彈奏《A小調鋼琴協奏曲》。其實愛麗絲近年也到大陸巡演,卻未曾來港演出(後來有香港的團體向筆者表示曾嘗試邀請她,卻失敗了。筆者遂建議請她的妹妹Mona Asuka),因此這次澳門首演也吸引一些香港人到場欣賞。身穿一襲黃衣的愛麗絲跟以往的演奏會一樣赤腳上陣,開始時她的琴觸輕盈,亦經常轉頭看呂嘉來配合樂團。然而在聲量上她不算大聲,畢竟她身形瘦削,而且主要依靠手部至前臂發力,在響亮的段落中難以跟整個樂團抗衡。特別在彈奏整套作品的最後一個和弦時,她雖然半站起來,但由於手臂沒提得很高,因此聲量還是不夠響亮。

 

在華采樂段中,愛麗絲的手形呈「抓狀」,這是很標準的彈琴手勢,而彈出來的聲質較硬。她當然不是整首樂曲都以這種方式彈奏,例如在第一樂章的慢樂段便彈得柔和優美;第三樂章的高音在散發出清脆音色的同時,左手低音旋律溫厚清晰。只不過略嫌愛麗絲的演繹過於平直,每個樂段基本上是以單一手法演奏,少有變化,令樂段的層次感稍遜(反倒是雙簧管手跟她答和時的演繹更具層次)。

 

澳門樂團在演奏時曾有樂手一度早了進入,事實上呂嘉曾兩次對著樂團用手指指向自己雙眼,要求樂手集中精神。畢竟這種「放炮」失誤雖看似平平無奇,但對於一個職業樂團來說,可說是不能犯的失誤,樂手們要多加注意。

 

樂團演奏《C大調第二交響曲》時表現較之前的醒神落力,演奏的方向及意圖明確清晰,不同的效果做得不錯,例如由平靜轉向激動並達至爆發的推進發展不俗,這算是指揮調教有功。有時還能看到像第三樂章中,呂嘉不停催逼第一小提琴拉奏激動的樂句,以表現出音樂中的張力。他們落力的演出,亦加強了音樂的感染力。

 

可惜,由於場地的聲響設計,即使樂手再賣力,音樂還是打了折扣,筆者還是希望樂團能多在好的場地演奏,同時也希望西九盡快興建音樂中心,紓緩香港欠缺適合古典音樂表演場地的問題。

 

《初見愛麗絲》

演出團體:澳門樂團
評論場次:2017年1月21日,晚上8時

地點: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

澳門「玫瑰堂」聆樂記

藝評:澳門「玫瑰堂」聆樂記

文:默泉

在古老教堂聽音樂會,令人回味的往往不是音樂本身,而是獨一無二的聆樂經驗。記得多年前曾在愛丁堡一小教堂聽「馬勒四」現場演出,我坐在第一排右側位置,跟低音大提琴手相距僅一個身位。於是整場演出,我都聽到走了調的低音大提琴在耳畔隆隆作響,比正常音量放大好幾倍。但這扭曲了的馬勒四,卻成了我早年的馬勒音樂記憶,當時仿若「被捲進音樂旋渦」的震撼,至今難忘。

澳門文化局近年積極開拓另類場地(或因太缺正規音樂廳吧),「教堂音樂會」、「大炮台音樂會」等特色音樂會已成澳門音樂節賣點。玫瑰堂是最常舉行音樂會的澳門教堂。12 月初,我在此聽了澳門樂團的「拉丁隨想曲」音樂會,擔任獨奏小提琴的,是澳門樂團首席保羅‧莫連拿(Paolo Morena),指揮是羅伯特‧賈諾拉(Roberto Gianola)。雖然是免費音樂會,但節目內容毫不馬虎,約一小時的曲目包括:巴卡羅夫(Bacalov)「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隨想曲」(Capriccio Italien),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Capriccio espagnol)。

玫瑰堂有著鮮黃色漂亮立面,位於議事亭和大三巴之間,路過旅人如過江之鯽,是理想另類演出場地。旅客們逛累了,可隨興取票走進此文化遺產(門票通常在開場前一小時派發),聽聽音樂,同時觀賞聖壇和雕像。如此精彩的免費活動,怎愁沒捧場客?實在欣賞澳門當局懂得將古典音樂置於城市裡最煩囂處,讓一般人與它不期而遇——因為這正是普及古典樂的不二法門。

說回音樂會。古典樂迷或會對阿根廷出生的意大利作曲家巴卡羅夫感到陌生,因他主要活躍於電影配樂界,作品包括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柏索里尼執導)和 The Postman(Michael Radford 執導),後者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巴卡羅夫風格多樣化,尤愛在作品中融進阿根廷探戈音樂,是次演出的「小提琴協奏曲」亦不例外。據場刊介紹,此曲是他專為莫連拿所寫。第一樂章由帶點詭異感的獨特短促節奏展開,獨奏小提琴隨後加入,旋律並非悅耳一類,卻自有一股魔力。最初的短促節奏多番浮現,串起整個樂章,而近尾聲時單簧管與小提琴唱和,則甚為動聽。

莫連拿的琴音溫暖渾厚,高音純如清泉,我最喜歡他一流的音樂感;就算只是數個音符,亦能奏出豐沛情感,確把此曲拉得生氣盎然。美中不足是他的琴聲略為單薄,無法投射得太遠(我坐在第五排,亦覺聲音太細),後排觀眾恐怕聽得不太清楚。

澳門樂團於「教堂音樂會」選奏此曲,實在相當進取,因此曲的旋律多屬片段式,著重氣氛渲染,並非易「入口」之作。坐在我旁邊的兩位中年街坊便不太受落,一曲既畢頻頻交換意見。幸好接著是人見人愛的柴可夫斯基「意大利隨想曲」。

樂曲甫開始,小號吹起嘹亮簡潔的軍樂旋律——這是作曲家在意大利旅行時,每早於旅館聽到的軍樂聲。澳門樂團的銅管部向來不錯,今年 5 月聽呂嘉指揮的蕭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已印象極佳。清脆小號先聲奪人後,其他銅管便陸續加入,吹得金光燦然,滿室生輝,觀眾的精神亦為之抖擻起來。有趣的是,恢宏的銅管聲,跟教堂本有的靜穆兩相碰撞,頗有魔幻現實之感。樂團在演奏前一首樂曲時一直拘謹抑壓著的音量(估計是為免掩蓋獨奏小提琴家的琴音),於此時的「fortissimo」(ff)終於全面爆發,氣場銳不可擋。以前我常以為教堂的聲效太過「離散」,演奏大音量樂段效果或許欠佳,但原來並不一定。

銅器之後隱身於低音域三連音節奏中,由弦樂部奏出內斂旋律,主題逐漸發展,最後活潑輕快的意大利舞曲「塔蘭泰拉」上場,將氣氛推至高潮。指揮賈諾拉的肢體動作平實,但有效地控制各聲部平衡,應記一功。縱然寫此曲時柴可夫斯基跟妻子關係搞得並不愉快,但「旋律大師」於旅途中仍不忘發掘好聽的民謠和街頭音樂,並有技巧地融入作品中,使「意大利隨想曲」聽得人輕快愉悅,甚欲狂歌起舞。

隨後的「西班牙隨想曲」,歡快熱鬧如嘉年華的舞曲,在毫無預兆下傾瀉而出,妙不可言。單簧管與小提琴獨奏部分,與豐富的樂團音色構成強烈對比。第二樂章是變奏曲,吹奏主題旋律的圓號有點朦朧,但由不同樂器聲部擔當主角的五段變奏卻相當吸引。事實上,一邊聽著結構簡明的變奏曲,一邊欣賞擁有 400 多年歷史的教堂古蹟,是一大樂事。至第三樂章,客席樂團首席梁大南獨挑大樑,奏出兩段跳躍輕快旋律,可惜拉得拘謹,節奏亦不夠穩健,影響了樂章的灑脫美感。幸好最後兩樂章,吉卜賽的狂歡節奏感染力非凡,為音樂會劃上美好句號。一個小時轉瞬即逝,走出教堂,議事亭前地的聖誕燈飾閃爍,如在延續熱血沸騰的音樂氣氛。

《弦來莫札特》

評澳門樂團《弦來莫札特》
文:鄭政恆

十一月十二日,相信不少樂迷都去了中環海濱,聆聽香港管弦樂團的太古《港樂.星夜.交響曲》戶外音樂會,而我一個人過大海到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聽澳門樂團的音樂會《弦來莫札特》。

當晚的小提琴獨奏者是漢寧.克拉格魯德(Henning Kraggerud,港譯克拉格活),而指揮就是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呂嘉。

當我在澳門文化中心一帶閑走散步,看見鋪天蓋地都是麥斯基父女(Mischa Maisky和Lily Maisky)的大提琴演奏會宣傳,而曲目跟麥斯基在十一月二十二日香港的音樂會一模一樣。

至於澳門樂團在呂嘉的領導下茁壯成長,是正在冒起的管絃樂團,成績有目共睹,2016至17年的樂季,由Yulianna Avdeeva的音樂會揭幕,然後在澳門國際音樂節中演出普契尼歌劇《杜蘭朵》和原創室內歌劇《香山夢梅》,到十一月中就有《弦來莫札特》音樂會。

文首提到港樂,是因為我第一次現場聽漢寧.克拉格魯德的演出,是2014年港樂的九點鐘音樂會《四季.四季》,當日韋華第(Antonio Vivaldi)的《四季》(Four Seasons)遇上皮亞佐拉(Astor Piazzolla)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The 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當然他更早於2012年的第三屆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中在香港亮相了。

Henning Kraggerud是挪威小提琴家,他為Naxos Music灌錄了好幾張北歐作曲家的作品集,少不了挪威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和辛丁(Christian Sinding)的小提琴作品(其實Henning Kraggerud本人也是作曲家),而2016年他推出了莫札特第三至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的唱片(自撰華彩樂段)。

顧名思義,澳門樂團的《弦來莫札特》音樂會是全莫札特作品展,包括了《為小提琴和樂隊而作的E大調柔版,K. 261》(Adagio in E major)、《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土耳其」,K. 219》、《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K. 550》。

音樂會的編排頗有用心,E大調柔版寫於1776年,原是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慢板的替補樂章,事緣1775年第五小提琴協奏曲脫稿,小提琴家布魯內蒂(Antonio Brunetti)認為第二樂章慢板過於匠氣(too artificial),所以莫札特另寫一曲。音樂會就有這兩部作品先後演奏。

首先是E大調柔版,一如所料,Henning Kraggerud的琴音綿密,且富於浪漫色彩,到第五十二小節就帶來全晚第一個華彩樂段。然而,音樂會的焦點是第五小提琴協奏曲「土耳其」,在演奏之前,Henning Kraggerud詳細講解一番,可見他對兩個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點出第三樂章的弓桿敲奏(Col legno)技巧,以及「土耳其」的名稱緣由。

就音樂而言,Henning Kraggerud和呂嘉將第五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奏得極之快,比海飛茲(Jascha Heifetz)和慕達(Anne-Sophie Mutter)的經典版本都要快許多。而且,Henning Kraggerud的演繹充滿戲劇性,厚重而浪漫,但當今的主流大概是傾向纖巧輕盈,以近期最出色的版本為例:Hilary Hahn在2015年推出的專輯《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 5/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 4》(Deutsche Grammophon出品),由賈維(Paavo Järvi)指揮The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第一樂章用了十分十秒,我沒有為Henning Kraggerud和呂嘉的版本計時,但參考Henning Kraggerud和Norwegian Chamber Orchestra的Naxos版,是八分三十秒,相差之大令人瞠目咋舌(當然Hilary Hahn用Joseph Joachim的華彩樂段,Henning Kraggerud則自有新編,印象中他的華彩十分浪漫,依第一樂章的元素變奏),大家不妨買張唱片比較一番。

 

第二樂章慢板就相對回歸正路,也帶來全晚第三個華彩樂段,這次就趨向浪漫抒情了。至於第三樂章的迴旋曲就相當活潑,速度稍快(一查可見:Hilary Hahn是八分四十六秒,Henning Kraggerud是七分三十六秒),作品的近東色彩令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有「土耳其」之名。

 

雖然,《弦來莫札特》音樂會是全莫札特節目,但Henning Kraggerud的加奏作品是他自撰作品《春分:24首給小提琴及弦樂團的終曲》(Equinox: 24 Postludes in All Keys for Violin and String Orchestra)第二樂章,這首作品是Henning Kraggerud與挪威作家、《蘇菲的世界》作者賈德(Jostein Gaarder)合作的新作品,二十四首作品用了二十四個調,刻劃出二十四小時和二十四個時區,意念相當吸引,作品也受外國樂評肯定,我期待《春分》能夠在香港演出。

 

下半場的莫札特第四十交響曲,大家都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必細論了,一如上半場,呂嘉以浪漫化呈現第四十交響曲,情感相當充沛,編製比上半場稍稍擴大,令聲音厚實,跟當今主流背道而馳,但演出水準還是相當不俗。

 

澳門樂團在2017年還有好幾場音樂會,相當吸引,除了兩場布魯克納音樂會,我個人特別推介一月在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的全舒曼作品展,有舒曼的《格諾費瓦》序曲、鋼琴協奏曲和第二交響曲。只因為Alice Sara Ott的Wonderland(Deutsche Grammophon出品),是我近期最欣賞的唱片,雖然這張唱片沒有舒曼的鋼琴協奏曲,但有挪威作曲家葛利格的鋼琴協奏曲,眾所周知,這兩首作品經常收錄於同一張唱片,而Alice Sara Ott很有創意,她選擇收錄葛利格的抒情小品(Lyric Pieces),每一首都教人百聽不厭。

 

《弦來莫札特》

演出團體:澳門樂團
評論場次:2016年11月12日,晚上8時

地點: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第一鋼琴 – 阿芙迪娃與澳門樂團》-第一的第一

當阿芙迪娃成為2010年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的冠軍時,她立刻成為樂壇焦點,不單是因為她是繼傳奇女鋼琴家Martha Argerich之後,第二位女性摘冠,而且她當時的演繹也引起很大的爭議,情況讓人聯想起當年Pogorelich未能勝出時所引起的爭論。不過這些已成往事,阿芙迪娃現在是活躍於國際樂壇的鋼琴家。她曾於2014年在香港藝術節中演出,今年便成為澳門樂團新樂季開季演出的獨奏。

 

這次音樂會演出曲目是孟德爾遜的《G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蕭邦的《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及舒曼的《降B大調第一交響曲「春天」》 。不難看出三首樂曲出自同年代的浪漫時期作曲家,舒曼的《第一交響曲》的首演更是由孟德爾遜指揮。有趣的是選曲均是「第一」(音樂會名稱也是「第一鋼琴」),明顯是要配合樂季第一場音樂會,並象徵阿芙迪娃這位冠軍首次造訪澳門。

 

孟德爾遜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長度不足二十分鐘,以協奏曲來說算作短品,主要是因為作曲家取消了雙呈現部(double exposition),三個樂章亦不作間斷。在音樂總監呂嘉的棒下,樂團的表現順暢,第一樂章的陰沉感濃烈。幾名聲部長非常落力,樂團首席Paolo Morena曾整個人彈起來,大提琴首席在第二樂章中,左手努力地做顫音,動作較身後的樂師明顯較大,也許他是希望藉此帶領整個樂部。雖然樂團表現賣力,但造句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間。

 

呂嘉在這次演出選擇了略快的速度,將樂曲打從一開始便建立的張力維持著。可惜偶爾會聽到阿芙迪娃彈了一、兩個錯音。樂曲到了第二樂章才慢下來,讓觀眾有喘息的機會,也令觀眾能欣賞到阿芙迪娃細膩的琴技。她在這樂章展示出溫柔的琴觸和出色的力度控制。第三樂章是活潑的音樂,筆者前面的觀眾不其然輕搖身體,相信這已反映到樂團的演繹的感染力。而阿芙迪娃會在一些樂句的結尾故意拖慢少許,讓音樂更添玩味,而樂團的演奏也是精神抖擻的。稍為可惜的是到了最終的幾個和弦,獨奏和樂團不太整齊。

 

接下來的蕭邦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樂曲雖名為第一,但實情是第二:蕭邦是先創作了《第二鋼琴協奏曲》,只不過是《第一鋼琴協奏曲》先出版,才冠以第一的名份。音樂甫一開始便是相當嚴肅,弦樂用上全弓來帶出效果,跟剛才的活潑成強烈對比。阿芙迪娃的演繹剛陽味較強,主要是因為她用上較硬的琴觸,在演奏重覆的樂句會轉柔一些,豐富了音樂的層次感,這點樂團可參照一下。

 

第二樂章可說是讓獨奏者獨挑大樑的樂章,樂團大部分時間都是作陪襯。阿芙迪娃的演奏方法多變,彈奏細碎的樂句時非常輕柔,甚至可以說是「虛」聲。以漸慢漸柔的手法上高音時,會叫人不禁屏息靜氣。不過作為和聲支援的圓號長音,如果份量能減少一點,相信效果會更佳。第三樂章以舞曲節奏為特色,因此音樂本身不乏跳動感(鋼琴獨奏一開始就是一個八度的跳躍)。阿芙迪娃的演繹不如孟德爾遜的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般跳脫,這是因為她的跳音不如之前的按下後立刻彈起,而是按久一些,因此跳躍感會下降一些。此外呂嘉和阿芙迪娃表現了不俗的默契,在數次的速度轉變,不需互望便能心領神會。

 

最後阿芙迪娃彈了一首蕭邦的圓舞曲作為加奏,她的演繹非常隨性,無論是速度、力度,甚至是手腕彈起的高度,都是自由奔放,玩味十足,也許這就是為何她會惹起爭議的原因。

 

下半場的《第一交響曲》,樂團在呂嘉先打了幾下空拍後才進入,不過樂團好像專注力下降了些,奏得不太整齊,幸好很快便修正過來。銅管部演奏得雄糾糾的,但有時會力度過猛。事實上,樂部之間的聲量平衡的問題偶有發生,例如在第二樂章中,木管的旋律不時被弦樂蓋過,呂嘉也曾用左手示意輕聲點,但效果不彰。撇除這些瑕疵,樂團的演繹方向清晰,造句不俗,對此曲的演奏拿揑得宜。到了第三樂章,呂嘉有時甚至只是在打拍子,讓樂團「自動波」演奏,到出現音樂轉變(如去到trio時)才給予提示,可見他信任一眾樂師。整場音樂會在樂團火力全開下,威武地完場。

 

場次:2016年9月3日 8pm 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