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樂音樂總監呂嘉解讀古典音樂 音樂會下月舉行免費入場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七月八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在崗頂劇院舉行“愛音樂愛分享”系列《呂嘉說樂》音樂會。享譽世界指揮大師、澳樂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將再度與樂迷零距離接觸,親自講解莫札特和門德爾松的室內樂經典。音樂會免費入場,歡迎公眾前往欣賞。

是次音樂會呂嘉將帶領樂團演奏莫札特降B大調第十小夜曲《大帕蒂塔》 (選段),其作品的器樂獨奏部分不乏清新明快的氣息,全體合奏時營造出的輝煌燦爛音效更能吸引無數聽眾的耳朵。另外,門德爾松的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亦將為這一夜賦予優美的旋律和浪漫的幻想性。演奏期間,呂嘉將向觀眾分享樂曲和不同樂器的奧妙,而樂師更會作即場示範,為現場分享增加動感。他亦會分享指揮心得,讓樂迷能多角度認識管弦樂團及古典音樂。是次音樂會將再次讓觀眾和室內樂的距離拉近,以不同的角度引領觀眾揭開古典音樂的神秘面紗。

《呂嘉說樂》音樂會免費入場,有興趣樂迷可即日起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關注澳門樂團微信官方賬號登記門票,已預留之門票請於六月十九日至三十日辦公時間到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領取。門票有限,報名從速。音樂會詳情可瀏覽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澳門樂團情約樂迷 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於六月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於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名家指揮系列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音樂會。有幸再次邀請到兩大音樂界名家,匈牙利指揮大師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和瑞士華裔鋼琴家王思韻(Louis Schwizgebel)與澳門樂團同台演出,為現場觀眾帶來高水準音樂享受。

是次音樂會王思韻演奏了去年與BBC交響樂團合作錄製的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門德爾松的《美麗的梅露西娜》序曲,以及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美麗的梅露西娜》是門德爾松一首美麗的序曲作品,描述了一段法國中世紀的傳說,為音樂會帶來一個美麗的開始;聖桑G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則體現了法國音樂高貴典雅,機智風趣的傳統;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則帶來了寧靜中的微妙之感。三首曲目都由匈牙利指揮大師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完成,在他細膩雅緻的指揮手法帶領下,樂團發揮得淋漓盡致。

此外,日前(六月九日)亦於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樂聚時光─王思韻分享會》活動,鋼琴才子王思韻近距離與樂迷分享音樂家背後的堅持與熱誠,活動令樂迷們在音樂造詣上獲益良多。

《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音樂會將於六月二十四日(星期六)下午四時在崗頂劇院上演,樂迷們不容錯失。音樂會完結後,更加碼為觀眾帶來澳門電影《那一年,我十七》,帶著青春印記的餘韻,一同感受青蔥歲月追尋音樂夢。有興趣之市民可憑當日《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門票參與電影欣賞,門票一百二十、一百澳門元,設多種優惠,現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那一年,我17》電影放映

電影放映

日期:2017/6/24 星期六

時間:晚上7時30分

地點:崗頂劇院

語言 : 粵語 (中英文字幕)

片長 : 1小時51分

憑《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音樂會門票免費入場

由澳門青年導演陳雅莉執導,彭永琛、袁澧林、吳崇銘、李任燊、馬曼莉及梁健婷主演的電影《那一年,我17》,講述一個青春回憶的音樂故事:少年陳俊傑因家庭問題而轉學到新校園並跟新同學們組成樂隊,開展了一場追求音樂以及尋找存在價值的青春校園勵志故事。

澳樂樂季閉幕音樂會 《佛羅倫斯悲劇》即日開售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七月二十九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二零一六至一七樂季閉幕音樂會《佛羅倫斯悲劇》,以音樂會版形式呈獻哲林斯基這部著名歌劇,同場帶來後浪漫主義經典巨匠馬勒的不朽傳世名著《旅人之歌》,由澳門樂團總監呂嘉執捧,邀來三位年青歌唱家助陣,為觀眾帶來一場高水準的音樂盛典。門票於即日起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

《佛羅倫斯悲劇》誕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歌劇講述富裕商人與貴族之間為了愛情而鬥爭的故事,雖是獨幕歌劇,但其音樂細緻華美,劇情張力萬鈞;而同場的《旅人之歌》更是後期浪漫樂派奧地利作曲家馬勒一生鍾愛的傳世名著,此次澳門樂團將在總監呂嘉指揮下,邀來韓國實力年青歌唱家女高音李明珠、男中音孔炳宇及美籍男高音艾力.納爾遜.威爾納(Erik Nelson Werner),以妙曼歌聲取代華麗戲服,以樂韻琴音化作動人場景,讓樂迷如同置身真實歌劇場景之中。

二零一六至一七樂季閉幕音樂會《佛羅倫斯悲劇》票價四百元、三百五、二百五及一百五十澳門元,中銀全幣種信用卡或中銀卡用戶可獨家尊享七折優惠。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澳樂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歡聚周末

文化局澳門樂團今(六月三日)下午兩時半及五時於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舉行了兩場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音樂會吸引不少父母與小朋友到場,讓小朋友享有入門認識古典音樂的機會,更特別安排澳門明愛學校的學生及家長親臨現場欣賞,近距離體驗音樂藝術,場面歡欣熱鬧。

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為澳樂針對性教育音樂會,今年樂團誠邀澳門首個主力發展兒童及親子劇場藝術的藝團小山藝術會與澳門樂團攜手演出原創故事《豆豆奇遇記》,演員以生趣鬼馬的演出,加上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與觀眾之間有趣的互動交流,親子間盡情地天馬行空,滿足了無限的想像空間。現場掌聲歡笑聲始起彼落,親子間除了歡度周末外,亦為小朋友們帶來更多的音樂啓發。

樂團同時邀請了澳門明愛學校的學生及家長到場欣賞音樂會,一同分享音樂無邊際無界限的美善。校長對樂團的安排表示感謝,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希望學生能多方面學習。

此外,樂團期待能讓小朋友有更多接觸古典音樂的體驗,將於六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五時十五分於氹仔圖書館帶來《樂享‧圖書館—悅讀悅樂》音樂會,帶來長笛和雙簧管二重奏演出,與小朋友及樂迷分享有關長笛和雙簧管的音韻,免費入場,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參加。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澳樂本月上演《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六月二十四日(星期六)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上演《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音樂會,門票現於澳門售票網發售,有興趣的樂迷購票從速。

《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將與公眾一同回味塵封的回憶,精心挑選深入民心的電影及電視劇主題曲和片尾曲,帶領觀眾再次感受影視作品中的經典角色、對白和配樂。演出曲目包括《歲月如歌》、《真的愛你》、《紅日》、《Close to You》、《Big Big World》等多首中外經典金曲。每一幕珍貴回憶將會回帶播放,樂迷聽著熟悉的歌,重溫每個青春印記。

當日音樂會完結後,晚上七時三十分將同場加映由澳門導演陳雅莉執導,彭永琛、袁澧林、吳崇銘、李任燊、馬曼莉及梁建婷主演的澳門電影《那一年,我十七》,帶著青春印記的餘韻,一同感受青蔥歲月追尋音樂夢。有興趣之市民可憑當日《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門票參與電影欣賞,度過一個關於尋夢的週末。

《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音樂會票價一百二十及一百澳門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狂響時空》音樂會釋放搖滾魅力

由文化局主辦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節目《狂響時空》於五月二十三日在威尼斯人劇場圓滿結束。澳門樂團聯同西班牙年輕指揮家荷西‧路易斯‧戈梅與東歐塞爾維亞小提琴家尼曼亞‧拉杜洛維奇,與樂迷度過搖滾古典的一夜。音樂會由澳門威尼斯人支持,深受樂迷歡迎。

音樂會精彩絕倫,全晚氣氛高漲,樂迷都全情投入。指揮家荷西‧路易斯‧戈梅聯乘塞爾維亞的小提琴家尼曼亞‧拉杜洛維奇為樂迷帶來多首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作和改編的作品。開首的丑角晨歌是《鏡子》組曲中的第四號,是全組曲中最為活潑的一曲,樂隊選演由拉威爾改編的管弦樂版本,與原本的鋼琴版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組曲中對丑角的戲謔和諷刺形象更為鮮明;其後帶來的狂想曲《茨岡》原為小提琴獨奏樂曲,今次邀來具備帕格尼尼般魔鬼技巧的尼曼亞‧拉杜洛維奇完美演奏;蕭松的《詩》屬於小提琴與管弦樂演奏,為音樂會注入了一點神秘而緩慢的序幕演奏,弦樂團以弱音重複為主,拉杜洛維奇的小提琴獨奏令樂迷都被時而弱音,一刻稍轉活潑,回落緩慢後又再築起高潮,最後平靜地結束的節奏所牽引;音樂會最後以拉威爾改編的弦樂版本《圖書館展覽會》作結,整晚精彩節目圓滿落幕。

澳樂將於六月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在文化中心帶來另一場浪漫古典音樂會《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由深受各地樂迷追捧的著名指揮吉博•瓦格及年青鋼琴家王思韻傾力演出,票價二百五十、二百及一百五十元,設多項購票優惠,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澳門樂團情約樂迷
六月上演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六月十日〈星期六〉晚上八時於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名家指揮系列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音樂會,邀請再度訪澳並深受樂迷歡迎的匈牙利指揮大師吉博.瓦格(Gilbert Varga),帶領澳門樂團與瑞士華裔鋼琴家王思韻(Louis Schwizgebel)合作演出。門票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

世界知名匈牙利指揮大師吉博.瓦格師承三位風格迂迥的指揮大師:法蘭柯‧費拉拉(Franco Ferrara)、塞吉‧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與查爾斯‧布魯克(Charles Bruck)。曾先後擔任匈牙利愛樂樂團和西班牙巴斯克國家樂團的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以細膩雅緻的指揮技巧聞名於世。二零一一年指揮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與鋼琴家維尼斯卡亞合作的協奏曲集,榮獲BBC音樂雜誌五星獎。

而一九八七年出生的瑞士華裔鋼琴家王思韻,九歲已開始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被《紐約時報》譽為“有見地的音樂家”,這位在鋼琴界耀眼奪目的鋼琴新星,早在二零一二年已嬴得英國里茲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繼而當選二零一三至一五年度BBC新世代藝術家,王思韻的演奏技巧具個人特色,注重音色和琴觸的細膩變化和對比,是次音樂會將帶來去年與BBC交響樂團合作錄製的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門德爾松的《美麗的梅露西娜》序曲以及布拉姆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樂迷不容錯過。

此外,澳樂為配合本樂季主題“我的音樂時光”,特設樂團之友專享活動“樂聚時光─王思韻分享會”,將讓樂迷近距離感受音樂家背後的堅持與熱誠。分享會將於六月九日(星期五)晚上七時於文化中心會議室進行,免費入場,有興趣樂迷即日起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登錄樂團官方微信號“澳門樂團”報名。

名家指揮系列鋼琴邂逅《再遇路易斯》音樂會門票二百五十、二百及一百五十澳門元,設有多種優惠,現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澳樂於澳門大學奏起《未來的希望》

文化局澳門樂團日前(五月十三日)在澳門大學大學會堂上演《未來的希望》音樂會,由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帶領一眾音樂同好者和年輕音樂人於學術的殿堂同場獻技。音樂會吸引不少對音樂有興趣的學生和樂迷前往欣賞,一同感受美妙的音樂之夜。

澳樂一直致力提供展演平台和藝術資源,讓對音樂有熱誠的人有發揮所長的機會和合作空間。是次音樂會帶來了斯美塔納的伏爾塔瓦河《我的祖國》、佛瑞的孔雀舞曲、格里格的霍爾堡組曲和埃內斯庫的A大調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等充滿民族主義和愛國情懷的作品。音樂會以《我的祖國》作開首,描繪著充滿捷克風情的鄉間景致;接著是細緻淡雅的孔雀舞曲,精巧的室內樂讓樂迷都沉醉於與弦樂演奏間的和應;而霍爾堡組曲則重現了法國古典樂派巴洛克風格,樂迷可從活潑快速的演奏當中感受到兩個分別華麗和嚴肅之間的強烈對比;最後以充滿羅馬尼亞民族氣息的A大調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作結,歡愉和熱烈的氣息將高潮推進。舞台上除了澳門樂團樂師外,還有多個本澳大專院校的學生樂隊及青年音樂家參與,學生表示與專業樂師同台演出經歷難忘,同時能提升自身音樂水平,累積實踐經驗。

此外,澳樂將於五月二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五時十五分於氹仔圖書館帶來《樂享‧圖書館—悅讀悅樂》音樂會,由樂團大提琴樂師張太陽及低音提琴樂師陳超一起與小朋友及樂迷分享音樂,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參加。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繼續閱讀 “澳樂於澳門大學奏起《未來的希望》”

澳樂於澳大上演未來的希望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與本澳音樂家將於五月十三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假澳門大學大學會堂上演《未來的希望》音樂會,由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執棒,憑票免費入場,歡迎市民蒞臨欣賞。

澳門樂團為年輕音樂人才提供展藝平台,實現音樂夢想。每年均與一眾年輕音樂學子及音樂愛好者同台演出,讓他們展現自我,發揮所長。今年,在指揮簡栢堅執棒下,帶來斯美塔納選自《我的祖國》的伏爾塔瓦河、佛瑞《孔雀舞曲》、格里格《霍爾堡組曲》及埃內斯庫《第一羅馬尼亞狂想曲》。樂曲編排充分表現音樂家們的實力,參與演出團體包括澳門大學弦樂團、澳門大學管樂團、澳門弦樂協會、澳門管樂協會、澳門演藝學院學生管弦樂團、理工學院音樂課程學生以及兩位本地青年音樂家陳凱琪及秦婷。

《未來的希望》音樂會憑票免費入場,現剩少量門票,有興趣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訂票。節目查詢可瀏覽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藝術節《狂響時空》將於澳門威尼斯人舉行

由文化局主辦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以“異托邦”為題,帶來多項精彩演出,其中澳門樂團將於五月二十三日〈星期二〉晚上八時於威尼斯人劇場呈獻《狂響時空》音樂會。誠邀來自東歐塞爾維亞的小提琴演奏家尼曼亞‧拉杜洛維奇,與來自西班牙的年輕指揮荷西‧路易斯‧戈梅一起,帶領樂迷展開穿越時空的音樂之旅。音樂會由澳門威尼斯人支持,歡迎有興趣樂迷購票欣賞。

西班牙指揮家荷西‧路易斯‧戈梅出生於委內瑞拉,他於二零一零年九月在法蘭克福舉行的“音樂界諾貝爾獎”——蘇提爵士國際指揮大賽上獲評委會一致高度好評並奪下比賽桂冠。而極具搖滾魅力的小提琴家尼曼亞‧拉杜洛維奇榮獲二零一四年法國勝利古典音樂桂冠大獎“年度最佳獨奏音樂家”榮譽,無論是在錄製唱片領域還是音樂會現場表演方面,都能以其扣人心弦的精湛琴藝,將音樂之美表現得深邃動人。兩位藝術家首次訪澳,將聯同澳門樂團為樂迷帶來蕭松備受觀迎、為小提琴和樂隊創作的《詩》,以及拉威爾的《丑角晨歌》、音樂會狂想曲《茨岡》及改編自穆索爾斯基的同名管弦樂組曲《圖畫展覽會》,精彩非凡,樂迷們不容錯過。

《狂響時空》門票現於各大金光票務售票處及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票價分三百〈A區〉、二百〈B區〉及一百〈C區〉香港元/澳門元。門票可透過網頁www.cotaiticketing.com 、致電+八五三二八八二八八一八〈澳門〉、+八五二六三三三六六六零〈香港〉,或免費訂票熱線四零零一二零六六一八〈中國〉,以及澳門售票網www.macauticket.com、致電二八五五五五五五或親臨指定服務據點訂購。

更多精彩節目、購票及優惠詳情可瀏覽“藝術節指南”,或瀏覽澳門藝術節網頁(www.icm.gov.mo/fam)下載電子版本、關注澳門藝術節臉書專頁以及訂閱“澳門文化局”微信公衆帳號。

塞翁失馬 – 復活節音樂會

文︰朱振威

澳門樂團 復活節音樂會

 

澳門樂團今年原本以《彌撒曲》為題的復活節音樂會可謂一波三折,一開始就宣傳邀得台北愛樂合唱團再度訪澳,由樂團音樂總監呂嘉指揮布魯克納《F小調第三彌撒曲》,豈料先在三月二十八日宣佈呂嘉未能演出由廖國敏頂上,再於四月七日宣佈曲目更改為一系列小品,也確認了台北愛樂合唱團不會赴澳。結果一心以為繼2011年復活節音樂會上演布魯克納《E小調第二彌撒曲》後可以再看「呂嘉X澳門樂團X台北愛樂」演第三彌撒曲的機會就此落空。正當台北愛樂合唱團如期在四月十日在林勤超指揮下演出了同一曲目且頗見好評,更覺惋惜。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門票上仍然寫有原來音樂會標題《彌撒曲》,不過場刊上並不復見。轉陣後的曲目似乎以輕巧為主,五首作品(連加奏在內六首),有兩首弦樂作品,一首管樂作品,餘下的才是全團上陣的管弦樂。

音樂會以巴伯《弦樂慢板》(澳門樂團譯《為弦樂而作的柔板》)開場。這首弦樂隊作品本源自作曲家的弦樂四重奏(作品11),首演近八十年,幾乎成了悼念逝者場合或節目中最熱門曲目,如此背景下,在復活節音樂會作開場,卻又頗見契合。廖國敏的處理大方流暢,適中的速度並沒有大灑狗血。淡淡哀愁,令人沉思而又點到即止。在玫瑰堂的殘響幫助下,弦樂音色豐滿華麗,甚是享受。第二首作品是艾爾加《E小調弦樂小夜曲》。廖國敏維持輕盈的處理方法,一開始中提琴的引子「sf」及斷奏都是蜻蜓點水,隨後作曲家的大量swell也是處理得克制,是一個精緻而冷靜的演出。

演奏者換場,接下來的是古諾《降E大調小交響曲》。稱之為《小交響曲》是因為編制與篇幅俱小。這部為木管而作的作品編制是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管、圓號各兩支,再加一支長笛,如此編制既因為作曲家在1885年創作時是為了長笛演奏家Paul Taffanel及他的管樂組合而寫。古諾作品中的輕巧自在,在廖國敏的指揮下表達得淋漓盡致。然而玫瑰堂的音響不利低音而強調銅管的特色在全弦樂演出時尚可接受,未有大影響,可是在管樂合奏則帶來困擾。長笛、單簧管及雙簧管聲音都能恰當傳遞,然而巴松管的低音聲部卻一直出不來,最嚴重的時候如第三樂章,一個依次為巴松管、單簧管、雙簧管、長笛輪流進入的段落,聽覺上卻似是由單簧管開始。更不用說圓號長期覆蓋巴松管,當晚演出圓號與巴松管分別在舞台正中靠左及靠右,位置上算是勢均力敵,也許在樂手位置上再花心思演出會有更佳聲部平衡,讓九位演奏出色的樂手可以完整展現樂曲的魅力。

弦樂手加入後開始最後的聲樂作品,由四位原訂在布魯克納擔任獨唱的韓國歌唱家擔綱演出。舒伯特《聖母經》(Salve Regina,D.676)由女高音洪珠英獨唱。洪氏聲音有著典型歌劇演員的力量,但同時有精緻幼細的甜美音色,而且顫音控制得宜,聽得舒服。只是偶然音準稍有偏差,未能完全融入和聲。

莫扎特《安魂曲》(也算是《彌撒曲》吧……音樂會終究沒有離題)兩首選段。〈號角響徹四方〉(Tuba Mirum)由男中音孔炳宇獨唱,長號獨奏則放在教堂樓上近舞台位置,無論聲響上及視覺上皆是聰明的安排,雖然長號與舞台上的樂隊及獨唱個別地方稍有時間差,惟對整體影響不大。孔炳宇音量十足,只是聲音略嫌粗魯,吐字亦不夠清晰,這與玫瑰堂的音響特性不無關係。而在全隊管弦樂團演奏時,樂隊的低音聲部也比之前的曲目來得混濁。到四重唱的〈慈悲的耶穌〉(Recordare),新加入的金正美雖說是女中音(mezzo-soprano),但低音的厚重可媲美正宗的女低音(contralto),只是吐字方面與孔炳宇同樣傾向含混。還好男高音金石喆的表演帶來驚艷,他有著極具穿透力且帶光澤的音色,唱來也聲情並茂,是當晚四位獨唱家中最令人滿意。

加奏了一曲巴赫《善牧羊群》(史托高斯基編曲),不知此安排是否廖國敏從費城樂團去年亞洲巡演得到靈感?此曲不少段落讓木管表現實力,澳門樂團木管聲部樂手也不辱使命,奏得漂亮。

臨時轉陣,失去經典鉅構,至少穩打穩紮的廖國敏與澳門樂團仍為一眾觀眾帶來一個輕鬆愉快的晚上——歡呼與起立致意的觀眾已說明大家都非常享受。說到底,仍是美事一樁。至於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台北愛樂合唱團與澳門樂團合作?從當晚見到包括杜黑與古育仲一眾台北愛樂要員抵澳出席音樂會,想必後會有期。

澳樂《聆感瑜珈》音樂會別具特色-本周六玫瑰堂續上演《英倫風光》

文化局澳門樂團特別製作《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日前(四月二十二日)於崗頂劇院上演,為樂團首次演奏以瑜珈音樂為題的專場音樂會,吸引不少瑜珈愛好者親臨感受。樂團亦將於本周六(四月二十九日)上演名家指揮《英倫風光》音樂會上演,歡迎市民共度英倫周末。

《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以古典音樂結合瑜珈,帶來多首令人身心舒泰的古典樂曲,讓觀眾在音樂中找到呼吸的韻律。音樂會後設延伸活動《樂聚時光─瑜珈工作坊》,由專業瑜珈導師授課,為學員帶來身心完全舒展的體驗。有觀眾表示音樂會題材新穎,加上特別安排的瑜珈工作坊,可讓參與者放鬆心情,是理想的周末活動。
此外,澳樂將於本周六(四月二十九日)晚上八時於玫瑰堂舉行名家指揮《英倫風光》音樂會,特邀聞名世界的英國客席指揮家戈登.亨特(Gordon Hunt),率領樂團管弦樂聲部演繹德沃夏克管樂小夜曲,以及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的第五交響曲。德沃夏克分別創作了E大調小夜曲和D小調管樂小夜曲,這兩首小夜曲使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音樂人蛻變為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作曲家。然而,是次音樂會即將上演的D小調管樂小夜曲曲風活潑、且迴盪著一股濃郁的捷克風。同場帶來沃恩‧威廉斯的第五交響曲則會為聽眾帶來優美抒情的樂曲。英國客席指揮家戈登.亨特在世界各地享有盛名,並經常舉辦大師班,與著名室內樂團進行合作演出,並曾於英國皇家愛樂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擔任雙簧管首席。作為雙簧管獨奏家和指揮家的他,一直對管樂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也對英國音樂有著優雅的演繹。

《英倫風光》音樂會免費入場,入場券於當日演出前一小時在玫瑰堂派發,每人每次限取兩張,先到先得。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澳樂五月六日呈獻《與大提琴共舞》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五月六日(星期六)下午四時於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上演愛音樂‧愛分享系列之《與大提琴共舞》音樂會,免費入場,歡迎市民蒞臨欣賞。
《與大提琴共舞》音樂會由大提琴擔任是次音樂會的主角,由樂團大提琴首席呂佳帶領其餘七位聲部樂師總動員演出。大提琴在十六世紀末出現,前身是十五世紀的古大提琴。在弦樂家族中,有人認為大提琴的聲音最接近人,更有人認為大提琴的聲音好比父親的聲音般穩重,因為大提琴與一般人說話的音域、音色都較為接近。此外,比起小提琴高昂音色,大提琴的聲音低沉、挺拔更受一般人喜愛,而在管弦樂團中,大提琴更是無可取代的樂器。澳門樂團為是次的大提琴音樂會精選了多首樂曲,包括維瓦爾第的《G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喬普林的《街頭藝人》、阿爾班尼士的《塞維爾舞曲》和伯恩斯坦的《今夜》等,其中帶有爵士的風格的《街頭藝人》是電影《刺激》的主題曲,而《今夜》則選自音樂劇《西城故事》。
《與大提琴共舞》音樂會免費入場,有興趣的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登記,門票先到先得。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澳門樂團演出回悠長

鋼琴家萬捷旎與樂團在演奏中。

左馳

4月2日晚,在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的率領下,澳門樂團登台深圳音樂廳,共饗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盛舉。

當晚的音樂會以此次音樂季組委會約創作的青年作曲家鄭陽作品“遠去的桅杆”作為開場。作品一開始,澳門樂團小提琴聲部的弱奏一出聲,便讓筆者為之一震,作品的意境在開篇就被烘托到位。縱觀這部時長約13分鐘的首演新作,可見澳門樂團負責低音鼓演奏的女打擊樂手情緒高漲,其身上所流露出的藝術專筆度,令人肅然起敬。在筆者看來,鄭陽的這部新作品似乎有點斯特拉文斯基音樂風格的烙印,音響效果上看似凌亂無序,實義火力全開。筆者註意到,不同於慣常交響樂團當中的定音鼓首席,當晚澳門樂團的定音鼓首席在擔當本作的定音鼓演奏以外,還同時兼顧到鈴鼓以及架子鼓的演奏.13分鐘“遠去的桅杆”的音樂推進自然,所創造出的音響效果豐富多彩,絢爛多姿,整曲聽後後叫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音樂美感。

當晚音樂會上半場的第二首作品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由旅德青年鋼琴家萬捷旎擔當鋼琴獨奏。挪威作曲家愛德華·格里格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常被拿來與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的同名作品並舉,兩者皆是西方古典音樂浪漫主義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同類型作品。當晚,一襲酒紅色露背長裙的萬捷旎一出場,便展現出高貴典雅、雍容大度的氣質。 “95後”的她在演奏上嚴謹沉穩、觸鍵自然靈動,音色細膩流暢。在呂嘉的執棒下,台上澳門樂團的演奏音響相當節制,在音樂上留予獨奏家異常廣闊的施展空間和發揮餘地。作品第一樂章的華彩段落,萬捷旎鋼琴獨奏的音樂推進從容不迫、錯落有致。要知道,格里格的這部鋼琴協奏曲儘管在鋼琴演奏的硬技術要求上並不算太高,可是如果想要在鋼琴獨奏的部分做到真正出彩,卻也絕非易事。

在筆者看來,澳門樂團的長笛聲部首席翁斯貝格外搶眼,作為柏林愛樂樂團樂隊學院的前學員且參演過柏林愛樂樂團樂季音樂會的她,實力確實不容小覷。與之相仿的,還有樂團的雙簧管聲部首席開賽,這兩位澳門樂團木管聲部的首席並駕齊驅,成為了當晚整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除此以外,澳門樂團的整體弦樂聲部亦是素質過人,銅管聲部的音色更是光輝閃亮,其中尤以圓號聲部為甚。六七十人兩管編制的澳門樂團,雖然作為一支職業交響樂團,相比動輒三管編制的大樂團,在團員人數上不佔任何優勢,但澳門樂團在音樂的表現上卻有著“小而精”的藝術特點。這種“小而精”的音樂特點,被澳門樂團在當晚的音樂會上展露得淋漓盡致。

音樂會下半場開場的科達伊《加蘭塔舞曲》是典型“波西米亞風”的匈牙利狂想曲式。匈牙利、羅馬尼亞一帶的東歐國家尤其盛產各式民族舞曲,這一地區的民間舞曲音樂素材甚多。根植於這些民間舞曲音樂,造就了不少畢生致力於蒐集這些素材,繼而用於自身音樂創作的匈牙利作曲家。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作曲家科達伊便是這當中傑出代表之一。 《加蘭塔舞曲》作為科達伊運用波西米亞民間舞曲音樂素材綜合創作的代表作,在全世界古典音樂演出的舞台上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簡稱“德八”)與其《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一樣,被並稱為他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德八”是全世界範圍內上演頻率最高以及最受觀眾歡迎的交響曲之一,同時也是作曲家所寫就的作品當中“波西米亞”風格最突出的一部。

音樂會的正式曲目演出結束後,三度返場謝幕的呂嘉,又重新站上指揮台,執棒澳門樂團把剛剛才演奏過的“德八”第三樂章的末尾部分又加演了一遍。本該是輝煌作結的“德八”,被呂嘉賦予了一個纖柔舒緩的尾聲加演,也讓整場音樂會有了一個愈發回味悠長的終曲……

澳樂復活節以聖樂奏響玫瑰堂

文化局澳門樂團名家指揮《復活節音樂會》於日前(四月十五及十六日)在玫瑰堂上演。音樂會由澳門土生土長的著名指揮家廖國敏,與聯袂四位韓國優秀歌唱家女高音洪珠英、女中音金正美、男高音金石喆及男中音孔炳宇,演奏多首聖樂作品。

是次音樂會帶來了巴伯《為弦樂而作的柔版》、艾爾加《E小調小夜曲》、舒伯特《A大調聖母經》等多首管弦樂宗教作品,其中四位歌唱家首次與澳門樂團合作,由廖國敏指揮的帶領下,演釋是莫扎特最後一首作品《D大調安魂曲》的選段 “號角響徹四方”及“慈悲的耶穌”。最後樂團帶來安歌曲《善牧羔羊》選自巴赫《狩獵康塔塔》,兩場音樂會共有近五百名觀眾入場。

下週六樂團於崗頂劇院帶來《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音樂會以古典音樂結合瑜珈,為現代忙碌的都市人帶來一個舒展身心的體驗。票價一百二十及一百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澳樂團深圳參演深”一帶一路”音樂季

  2017年04月03日  稿件來源:《澳門日報》

香港新聞網4月3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受首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組委會邀請,澳門樂團今晚在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呂嘉的執棒下,為深圳觀眾帶來《遠去的桅桿》專場音樂會。同場,中國作曲家鄭陽譜寫的“海絲交響曲”《遠去的桅桿》,亦進行了全球首演。

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揭幕以來,以“連接中外、溝通世界”為主題,邀請三十個國家和地區十二個優秀團組及七百餘位中外藝術家,帶來十六場音樂會和演出,以奏響“一帶一路”國家發展倡議下的華章。其中,澳門樂團聯袂知名青年鋼琴演奏家萬捷妮,獻演《遠去的桅桿》專場音樂會,希望透過音樂元素,展示澳門多元文化的形象與魅力。

音樂會今晚八時假深圳音樂廳奏響。樂團首先演奏了音樂季邀約作品——《遠去的桅桿》,該作品氣勢恢宏,以“桅桿”為意象,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把打擊樂器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呈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期間,澳門樂團還專門根據音樂季主題背景,挑選了科達宜《加蘭塔舞曲》及德沃夏克《第八號交響曲》等藝術性較高的作品來演繹;同場,被德國教育部授予“德國各界百名青少年精英”的旅德青年鋼琴演奏家萬捷妮,亦與澳門樂團合作,為觀眾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聽覺盛宴。

澳門樂團經理汪加表示,“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是深圳這個城市文化積澱的成果,對促進沿線各國藝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在“一帶一路”文化戰略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澳門樂團受邀參演音樂季,既是對自身藝術發展的讚賞,也是肯定特區政府的文化建設。

汪加指出,在粵港澳合作的大背景下,澳門樂團應發揮好在三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多與各地藝術團體開展“零距離”合作。目前,樂團正計劃與珠海市文體旅遊局簽署合作協議;同時,深圳市文體旅遊局上月亦已赴澳拜訪,雙方希望能有更多互動。

當晚共售出了一千三百多張門票,演出備受追捧。

澳樂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受追捧-加開一場門票本周日開售

0321_兒童節音樂會_poster-01(small)

文化局澳門樂團特別製作系列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自開售以來反應熱烈,門票火速售罄。樂團應觀眾迴響,將於六月三日同日下午五時加開一場,演出適合三歲或以上兒童觀賞。門票本周日(四月二日)起於澳門售票網開售。

《豆豆奇遇記》音樂會特邀小山藝術會擔綱演出,並把原創故事以話劇形式融入古典音樂呈現。故事講述城鎮公主因為音樂科考試成績不理想,下令全國人民不能再奏音樂,為了讓公主重新振作,城中最後一位音樂家音樂伯伯便介紹了音樂精靈“豆豆”給公主認識,讓豆豆帶領公主重新尋找快樂的音樂之路。音樂會上,樂團助理指揮簡柏堅將引領樂團,演奏節奏輕鬆明快的安德森《小貓圓舞曲》,聖桑《動物狂歡節─大象》,還有來至美國電影配樂的經典主題曲《傻豹》等,多首耳熟能詳的旋律,定能為大人和小朋友勾起歡樂愉快的回憶。

今年是小山藝術會於澳門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小山藝術會是首個主力發展兒童及親子劇場藝術的團體,以藝術陶冶兒童性情、激發創造和思考力;同時推動澳門劇場走進專業化層面,為戲劇工作者提供更多演出機會。小山藝術會有豐富的演出經驗,曾受邀參與上海世博演出,二零一四年受邀到杭州參加第九屆華文戲劇節,成為首個在華文戲劇節演出的兒童劇團;其才華和專業演出被受肯定。

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音樂會票價一百二十澳門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或關注官方微信號“澳門樂團”。

澳樂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本周日起售票

0321_兒童節音樂會_poster-01(small)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六月三日(星期六)下午二時三十分於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舉行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誠邀各位小朋友與音樂伯伯一起帶著豆豉精靈“豆豆"與公主尋找快樂的音樂之路。演出適合三歲或以上兒童觀賞,門票將於本周日(三月廿六日)早上十時起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

《豆豆奇遇記》音樂會特邀小山藝術會把話劇表演、原創故事與古典音樂融為一體搬上舞台,與現場小朋友分享樂章之間的樂趣。小山藝術會將以其獨特的原創話劇融入澳門樂團挑選的古典音樂,包括:小貓圓舞曲、職業特工隊、傻豹等活潑生動的樂曲,並期望表演可使小朋友樂在其中,也讓他們了解古典音樂的樂趣。小山藝術會是首個本地主要發展兒童及親子劇場藝術的藝團,劇場多以藝術陶冶兒童性情、激發創造和思考力為主,兒童音樂劇作品還包括:《嘰哩咕嚕音樂家》、《給我一顆星可以麼》、《當快樂王子遇上賣火柴的女孩》等。小山藝術會近年更被邀請出席香港、上海、杭州等地為重要的公開活動演出。

澳門樂團兒童節音樂會《豆豆奇遇記》票價為一百二十澳門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澳樂下月崗頂劇院上演《聆感瑜珈》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將於四月二十二日(星期六)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舉行《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音樂會。音樂會僅餘少量門票於澳門售票網發售,有興趣的樂迷宜購票從速。

《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音樂會以古典音樂結合瑜珈,為現代忙碌的都市人帶來一個舒展身心的體驗。瑜珈起源於古印度,歷史悠久,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對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相互平衡的追求,是現代都市人視為一種修身養心的運動。音樂會將演奏帕赫貝爾輕鬆簡潔的《D大調卡農》、聖桑優雅寧靜的《天鵝》,葛利格流暢曲調仿如摩洛哥清晨的《晨歌》等數首令人身心舒泰的古典樂曲,讓觀眾能輕易在音樂中找到呼吸的韻律。

《週末音樂館—聆感瑜珈》音樂會票價一百二十及一百澳門元。澳樂預告《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將於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上演,青春情懷的電影配樂,打開塵封的青蔥歲月,熟悉的旋律一響起,喚起校園時光。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澳樂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深受歡迎

文化局澳門樂團特別製作《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日前(三月四日)於崗頂劇院上演,特邀香港著名沙畫家馬穎章合作演出,馬氏一雙靈心巧手,以動態流沙配上古典音樂,呈現了一場以沙畫入樂的精緻演出,樂迷紛紛感覺驚艷。

《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由馬穎章用星沙細訴一幕幕感人畫面,為觀眾帶來一段段沐浴心靈的故事。流沙在指尖間跳躍流浪,同時間舞台上奏起維瓦爾第的《和諧的靈感》和《異乎尋常》小提琴協奏曲,並選演F大調長笛,雙簧管和巴松管協奏曲《海上暴風雨》作結。樂迷在一邊享受小提琴活潑跳躍的琴音,一邊感受馬穎章有如行雲流水的沙畫創作,餘韻在腦海繞樑三日,以繪畫和燈光結合的沙畫令人印象難忘。

澳門樂團預告特別製作《週末音樂館——聆感瑜伽》和《週末音樂館——青春印記》音樂會分別將於四月二十二日及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舉行,《聆感瑜伽》選奏多首緩慢舒展的古典音樂,《青春印記》則精心挑選青春情懷的電影配樂,喚起樂迷那些念念不忘的青蔥歲月,讓校園時光慢慢在心中迴響。

音樂會票價一百二十、一百澳門元,設多項購票優惠,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澳門樂團三月呈獻跨領域藝術創作 《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

文化局澳門樂團於三月四日(星期六)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舉行《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音樂會,以古典音樂配上動態沙畫,將繪畫、音樂、燈光結合,帶來一場驚豔視聽感受的音樂盛會。樂迷反應熱烈,門票即將售罄,現餘少量門票於澳門售票網發售。

澳門樂團延續創新精神,邀請香港著名沙畫家馬穎章前來合作,以維瓦爾第著名的協奏曲《和諧的靈感》、《怪誕》及《海上暴風雨》三首樂曲為主題,一雙巧手隨著躍動的音樂勾畫出一幅幅令人驚艷的“音畫",以動態沙畫與古典音樂結合,呈現一場大膽新穎和跨領域的藝術創作。
《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音樂會票價一百二十及一百澳門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om-macau.org。

寧峰莊東杰同場獻技聯袂澳樂奏響艾爾加協奏曲

文化局澳門樂團大師風采《寧峰的艾爾加》音樂會於日前(二月十九日)在澳門玫瑰堂上演。音樂會由馬爾科國際青年指揮大賽得獎的台灣年輕指揮家莊東杰,與蜚聲國際的著名小提琴家寧峰,聯手交織十九、二十世紀的英國作曲家艾爾加的小提琴協奏曲,曲風以浪漫抒情為特色。是次寧峰再度來澳,為澳門樂迷帶來一場精湛技藝的音樂會。同時寧峰更於二月十七日於澳門藝博館演講廳舉行《樂聚時光-寧峰小提琴大師班》活動,親身指導,吸引不少小提琴學生及愛好者到場學習與交流。

是次音樂會中,寧峰演繹了被樂界視為難以挑戰的艾爾加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樂韻抒情,技巧引人入勝,並將小提琴協奏曲中各個章節中時而低迴時而熱情爆發的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加上在第三樂章的後半段樂團伴奏的部分弦樂獨特的“顫音撥奏法”撥弦手法,令長達五十分鐘的協奏曲竟有一瞬即逝,意猶未盡之感。接著由國際大獎得獎指揮家莊東杰執捧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在其精采演繹下,樂迷深深感受到故事中王子面對魔鬼的抗爭決心,體驗《火鳥》中既有法國印象派的清新音色。

音樂會舉行前夕澳樂特設《樂聚時光-寧峰小提琴大師班》活動,寧峰親身點評交流,拓展參與者音樂視野及演奏經驗,演出後舉行的寧峰簽名會亦吸引大量樂迷撐場,反應熱烈。

“週末音樂館-沙畫留聲”音樂會將於三月四日下午四時於崗頂劇院上演,邀請香港著名沙畫家馬穎章前來合作,以古典音樂配上動態沙畫,將繪畫、音樂、燈光結合,來一場大膽新穎和跨領域的藝術創作。票價一百二十、一百,僅剩少量門票,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鋼琴邂逅《初見愛麗絲》

評澳門樂團《初見愛麗絲》
文:洪思行

在香港,西九故宮爭議聲不絕,對筆者來說,最關心的是說好的音樂中心會否建成。畢竟香港表演場地長期不足,而有良好聲響設計的場地更是付之闕如,需知道古典音樂演出很講究聲響設計,缺乏這方面的輔助,好的音樂都會大為失色。年初在澳門舉行的《初見愛麗斯》便反映了聲響設計的重要。

 

這場音樂會的亮點是德日混血女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該位外表甜美的音樂家現在於樂壇中備受注目,而且她勇於嘗新,曾跨界跟冰島著名音樂人Ólafur Arnalds合作推出專輯《The Chopin Project》。同時她還有自己的設計品牌,讓她散發出與一般古典音樂家不同的時代感。

 

該晚演奏的全是舒曼的作品,打頭陣的是《格諾費瓦》序曲。音樂會在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內舉行,這個能容納五百人的場地其實主要是用來播放電影,因此聲響設計很差,聲音很乾,基本是沒有甚麼迴響(reverb),聽到的音樂是直接從舞台上傳來,是一種沒經飾潤的聲音。在這情況下,當樂團在樂句間停下時,場地立刻「dead air」。一些平常聽不到的情況也表露無遺,例如弦樂組轉弓不整齊便很明顯。撇除場地所帶來的問題,澳門樂團的吹管部有點慢熱,未進入狀況似的。樂師們大體上做到指揮的演繹指示,所以能營造出相應的氣氛,樂部之間的對答也清晰。

 

接下來是愛麗絲彈奏《A小調鋼琴協奏曲》。其實愛麗絲近年也到大陸巡演,卻未曾來港演出(後來有香港的團體向筆者表示曾嘗試邀請她,卻失敗了。筆者遂建議請她的妹妹Mona Asuka),因此這次澳門首演也吸引一些香港人到場欣賞。身穿一襲黃衣的愛麗絲跟以往的演奏會一樣赤腳上陣,開始時她的琴觸輕盈,亦經常轉頭看呂嘉來配合樂團。然而在聲量上她不算大聲,畢竟她身形瘦削,而且主要依靠手部至前臂發力,在響亮的段落中難以跟整個樂團抗衡。特別在彈奏整套作品的最後一個和弦時,她雖然半站起來,但由於手臂沒提得很高,因此聲量還是不夠響亮。

 

在華采樂段中,愛麗絲的手形呈「抓狀」,這是很標準的彈琴手勢,而彈出來的聲質較硬。她當然不是整首樂曲都以這種方式彈奏,例如在第一樂章的慢樂段便彈得柔和優美;第三樂章的高音在散發出清脆音色的同時,左手低音旋律溫厚清晰。只不過略嫌愛麗絲的演繹過於平直,每個樂段基本上是以單一手法演奏,少有變化,令樂段的層次感稍遜(反倒是雙簧管手跟她答和時的演繹更具層次)。

 

澳門樂團在演奏時曾有樂手一度早了進入,事實上呂嘉曾兩次對著樂團用手指指向自己雙眼,要求樂手集中精神。畢竟這種「放炮」失誤雖看似平平無奇,但對於一個職業樂團來說,可說是不能犯的失誤,樂手們要多加注意。

 

樂團演奏《C大調第二交響曲》時表現較之前的醒神落力,演奏的方向及意圖明確清晰,不同的效果做得不錯,例如由平靜轉向激動並達至爆發的推進發展不俗,這算是指揮調教有功。有時還能看到像第三樂章中,呂嘉不停催逼第一小提琴拉奏激動的樂句,以表現出音樂中的張力。他們落力的演出,亦加強了音樂的感染力。

 

可惜,由於場地的聲響設計,即使樂手再賣力,音樂還是打了折扣,筆者還是希望樂團能多在好的場地演奏,同時也希望西九盡快興建音樂中心,紓緩香港欠缺適合古典音樂表演場地的問題。

 

《初見愛麗絲》

演出團體:澳門樂團
評論場次:2017年1月21日,晚上8時

地點: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劇院

新聞稿

Português
Engilsh
刊登日期: 12/01/2017
類別: 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樂團於一月十一至十三日期間,走訪澳門明愛屬下多間老人中心及安老院,為耆老及弱勢人士舉行《祥和喜氣迎新春》音樂會,與觀眾分享新春的喜慶和溫暖感受,並同時宣揚跨代共融與和睦共處的關愛訊息。

《祥和喜氣迎新春》音樂會為澳樂《愛音樂‧愛分享》系列之一,多年來深受長者歡迎,已成每年一度的慶新春音樂節目。今年,澳樂走進澳門明愛屬下六間社區服務單位,包括黑沙灣天主教牧民中心耆康樂園、聖瑪利亞安老院、聖類斯公撒格之家、聖瑪嘉烈中心、伯大尼安老院及聖路濟亞中心,為超過四百名長者帶來多首佳節美樂。澳門樂團總經理曹偉妍、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等親臨現場,與長者一同欣賞音樂會,並送上窩心的新春福袋禮品包。現場氣氛熱烈,亦有長者表示能提早收到新年禮品,感到份外溫馨。

澳樂在推廣古典音樂、演奏經典名曲外,亦在音樂教育及社區推廣上不斷注入創意和活力,包括走進校園、社區及弱勢社群,大大拓展古典音樂觀眾的層面,為社會注入暖流,豐富市民的藝術生活,同時為年輕音樂人才實現音樂夢想。

澳樂春節前夕為長者帶來佳節祝福

文化局澳門樂團於一月十一至十三日期間,走訪澳門明愛屬下多間老人中心及安老院,為耆老及弱勢人士舉行《祥和喜氣迎新春》音樂會,與觀眾分享新春的喜慶和溫暖感受,並同時宣揚跨代共融與和睦共處的關愛訊息。

《祥和喜氣迎新春》音樂會為澳樂《愛音樂‧愛分享》系列之一,多年來深受長者歡迎,已成每年一度的慶新春音樂節目。今年,澳樂走進澳門明愛屬下六間社區服務單位,包括黑沙灣天主教牧民中心耆康樂園、聖瑪利亞安老院、聖類斯公撒格之家、聖瑪嘉烈中心、伯大尼安老院及聖路濟亞中心,為超過四百名長者帶來多首佳節美樂。澳門樂團總經理曹偉妍、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等親臨現場,與長者一同欣賞音樂會,並送上窩心的新春福袋禮品包。現場氣氛熱烈,亦有長者表示能提早收到新年禮品,感到份外溫馨。

澳樂在推廣古典音樂、演奏經典名曲外,亦在音樂教育及社區推廣上不斷注入創意和活力,包括走進校園、社區及弱勢社群,大大拓展古典音樂觀眾的層面,為社會注入暖流,豐富市民的藝術生活,同時為年輕音樂人才實現音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