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錄自澳門日報2019车11月4日報導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澳門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本月二日及三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聯手演繹冼星海不朽名著《黃河大合唱》,其磅礴氣勢、精湛技藝折服全場觀衆,廣受好評。
呈獻多首近代歌曲
呂嘉帶領澳門樂團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組成百人聯合交響樂團,一連兩晚演出全版《黃河大合唱》。中國著名女高音徐曉英、男低音關致京、朗誦表演藝術家王衛國與音樂家們聯袂演繹多首中國近代經典歌曲。澳門樂團再次攜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出,是雙方繼二○一五年澳門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馬勒第三交響曲》後再度合作。
音樂會上半場,樂團呈獻近代系列具代表的藝術歌曲,包括《送別》、《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住長江頭》、《玫瑰三願》、《旗正飄飄》、《嘉陵江上》、《在太行山上》等愛國救亡歌曲。聞一多作詞、李海鷹作曲的《七子之歌 · 澳門》和張千一作曲的《北京》也在音樂會上奏響。
今年是《黃河大合唱》首演八十周年,音樂會下半場為觀衆呈現了這部極具歷史與時代感的恢弘之作。音樂會在即興全場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聲中落下帷幕,氣氛熱烈。
藝術建立文化自信
文化局長穆欣欣受訪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也是《黃河大合唱》問世八十周年。呂嘉攜澳門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黃河大合唱》,別具意義。冼星海出生澳門,是“人民音樂家”、澳門人心中的“澳門之子”。一九三九年他在延安窯洞中用六天時間寫出這部不朽民族音樂作品,今年選擇演繹《黃河大合唱》,由京澳樂團聯手,體現澳門與內地文化交流、深度合作的成果,向偉大的作曲家冼星海致敬。
她說,音樂會上半場呈現中國近代音樂具代表的藝術歌曲, 《七子之歌 · 澳門》和《北京》這兩首作品是呼應澳門和北京文化上的聯結,和其他作品一同展現幾代音樂家薪火傳承。音樂會下半場的《黃河大合唱》,是中國聲樂巔峰作品,任何時候聽都會讓人心潮澎湃。希望《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一直傳唱下去,用藝術和音樂為一代代中國人凝聚力量和建立文化自信。
澳門樂團本月八日還將在珠海演出《黃河》鋼琴協奏曲。